浦發股東化零為整 上海國際智取控制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5日 16:57 21世紀經濟報道 | |||||||||
見習記者 陳昆才 本報記者 陳 懇 上海報道 歲末年初,花旗浦發之戀出現戲劇性變化。
就在花旗剛剛宣布可能增持浦發銀行(600000.SH,下稱“浦發”)的股份至19.9%,或將成為浦發第一大股東后,1月4日,浦發突然公告稱,包括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在內的6個大股東集體把股份轉讓給原第四大股東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國際”)。交易完成后,上海國際將持有浦發21.45%的股份,上海國際不但取代上海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成為浦發新的第一大股東,而且鐵定超過花旗股份。 一石激起千層浪,市場反應強烈。 當日,浦發銀行的開盤價為9.82元,最高價達到10.28元,以10.25元收盤,漲幅達到4.38%。 懸念陡生。為什么是上海國際成為這場“股變”的最終得意者? 集體轉讓股權 這是一場集體行動。 1月4日,浦發的《公告》稱,日前,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上海國鑫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600748.SH)、上海久事公司、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申能股份有限公司(600642.SH)等6家股東擬向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轉讓股份。 浦發稱,上述股東已于近日草簽了股份轉讓協議。 浦發2005年第三季度季報顯示,上述6家股東的持股比例分別為: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4.85%,上海國鑫投資發展有限公司2.44%,上海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1.57%,上海久事公司4.02%,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1.92%,申能股份有限公司1.92%。分別為浦發的第3大股東、第6至第10大股東。 “我們明天就要召開董事會進行討論,現在不便于披露相關信息! 申能股份一位內部人士稱。 浦發銀行方面稱,上述股份轉讓協議需經上述公司章程規定的有權批準機關批準后生效。公司董事會將對上述股份轉讓事宜進行審議,并按照有關規定上報相關監管部門審批。6家公司合計持有總股本16.72%,加上此前上海國際持有的4.73%,上海國際持有浦發的總股份將達到21.45%左右。毫無懸念地,上海國際坐上了浦發第一大股東的交椅。 《公告》明確指出,如果監管部門批準上述股份轉讓,公司第一大股東將由上海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上國投”)變更為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如此一來,即使花旗增持浦發的股份至19.9%,仍然低于上海國際的持股比例。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研究員伍永剛認為,盡管花旗是否增持仍然有變數,但是,浦發這種股份集中的安排似乎說明,花旗增持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了。 面對花旗入股,可能取代現有第一大股東上國投成為浦發第一大股東的狀況,浦發的股東們抉擇兩難:既要為花旗入股做好鋪墊,又不能失去大股東地位。因此,化零為整,可謂一舉雙得。 截止發稿時,本報未能從花旗方面獲得關于此事的公開意見。 之所以搶在股改之前進行這樣的股權整合,是因為根據《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股改實施之后12個月內,所持有股份不上市交易或轉讓,而在限售期滿以后,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數量占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超過5%。 上海國際的金融產業鏈 花落上海國際,個中深意耐人尋味。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這說明上海市政府非常支持上海國際。 “上海市政府、上海國際與浦發的幾個大股東之間可能提前已經做過相應的溝通。”一位研究員稱。 上海國際成為浦發第一大股東,意味著上海國際的地方金融控股計劃進一步提速。 2005年12月20日,在上海國利貨幣經紀公司開業典禮上,上海國際原總經理助理、國利貨幣經紀公司董事長楊德紅在接受記者提問時曾經表示,組建金融控股集團是很多大型機構的夢想,“當然,這里就等待市政府的支持、批準,以及相關金融政策的出臺”。 一直以來,上海國際頻頻涉足金融產業,包括證券、銀行、信托、基金等,而上海國利貨幣經紀公司(由上海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和英國德利萬邦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的成立,又使其具備了溝通境內外外匯市場、貨幣市場、債權市場和衍生品市場的能力。 據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金融產業為主體,除擁有“上海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和“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兩家金融子公司外,集團公司還發起設立了“華安基金”管理公司和在香港注冊并上市的共同基金“滬光基金”等,另參股了交通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申銀萬國證券等十余家金融企業,金融資產、金融股權分別占集團總資產和直接投資總額的65%以上;上海國際曾在海外資本市場先后發債5次,共融資40多億美元。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上海國際正與中保康聯磋商購買中國人壽股權的事宜,保險業將成為上海國際金融產業鏈的重要一環。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