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股改2005年無戰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5日 10:0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劉欣然 北京報道 從股權分置改革試點開始,中石化(600028 SH)及其旗下一干子公司如何參與股改,為市場各方所關注。在2005年即將過去的幾天里,記者從中石化高層得到最新消息,中石化的股改仍然“沒有方案”。
2005年11月,有消息稱,174家國有控股公司要在2006年2月之前完成股改,上海石化、儀征化纖、揚子石化、齊魯石化、石油大明等多家中石化子公司均榜上有名。 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涉及到自身的整合、四地上市以及法律障礙等種種復雜的問題,中石化的股改目前仍然是按兵未動。 國資委的態度 “由于中石化在國資系統的權重很大,以及它四地上市的情況,中石化的股權分置改革將由國資委慎重安排。”中石化一位人士告訴記者。 11月中旬,國務院五部委召開股改工作協調會,被邀參會的135家地方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和39家央企上市公司被要求在明年2月之前完成股改。174家股改公司名單中,中國石化(資訊 行情 論壇)、中國聯通(資訊 行情 論壇)、中集集團(資訊 行情 論壇)等央企大盤藍籌被涵蓋在內。 隨后,國資委方面傳來的消息是,國資委沒有對央企限定在明年某個時段上報完方案,但有一個原則是,“能快則快”。知情人士透露,國資委的意見與以往一致,堅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成熟一家,推出一家”。 8月24日,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接近國資委的人士說,國資委在這份指導意見中鮮明地表達了自己對于股改的意見: 首先,取得流通權不等于要進行減持;甚至,“當前國家也沒有通過‘境內’資本市場減持上市公司國有股份籌集資金的考慮”。 其次,要制定最低持股比例,即并非全部非流通股都有流通可能,只有超過最低持股比例的非流通股才能作為支付對價基礎。 其三,股票并不僅僅是價格和流通的問題,“國家要保證國有資本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必要時國有股股東可通過證券市場增持股份”。 對于中石化這樣的關乎國家經濟命脈的企業,幾乎等同于一個行業的公司,國資委明確表示,要保持國家在其中的控制力。 中石化某子公司的董秘告訴記者,中石化的股改,不是中石化自己能決定的。 整合 由于中石化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占80%以上,存在著利潤轉移和操縱的可能,2000年中石化上市時向投資者和證監會承諾,要將旗下子公司整合成分公司,中石化將成為一家整體公司。 因此,可以預期,將來中石化旗下的上市子公司都要經過退市、剝離等種種手段,將主營業務留下,子公司變成中石化的分公司,失去獨立法人地位。此時進行股改,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一來中石化根本沒有必要,二來勢必增加將來整合的代價。 目前中石化旗下還有9家上市子公司,A股的儀征化纖、揚子石化、齊魯石化、上海石化、中原油氣、石油大明、武漢石油、石煉化和泰山石油。 其中上海石化和儀征化纖同時發有H股。 石煉化董秘滕峰閣先生說,中石化本來在按照自己的節奏有條不紊地對旗下子公司進行整合工作,現在突然要股改,令中石化措手不及。 10月31日,中石油宣布動用60億元回購3家A股上市公司遼河油田、錦州石化和吉林化工。 在此之前,中石化將湖北新化的控股權賣給了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更名為國投電力;今年年初,中石化將H股上市公司燕化高新通過定向回購、換股等一系列操作,進行了吸收合并,燕化高新也不復存在。10月18日,中國石化與長航集團正式簽訂了協議,中國石化向長航集團轉讓其所持占中國鳳凰總股本40.72%的國有法人股。中石化的整合工作再下一城。 當中石油宣布對旗下子公司錦州石化、遼河油田和吉林化工進行回購時,中石化旗下H股、A股上市公司就被市場猜測將成為下一個整合的目標。 一位市場人士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在油價高企、國內油價倒掛的情況下,擁有大量油田的中石油去年凈利潤高達600億,拿出60億進行回購非常輕松。但中石化擁有的相當大部分資產是煉油資產,處境艱難。目前中石化的資產負債率為53.7%,賬面的貨幣資金僅有165 億元。而且中石化旗下子公司眾多,私有化鎮海煉化之后仍然有9家上市子公司,其中上海石化和儀征化纖還有H股。 關于中石化的整合工作,滕峰閣指出,沒有時間表,也只能是“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由于市場環境不好,石煉化的整合工作已經做了兩年,但目前還沒有什么進展。 法律難題 上海石化董秘張徑明說,由于中石化旗下的子公司的母公司是中石化股份公司,而不是中石化集團公司,中石化本身在四地上市,因此,存在著一定的法律難題。 尚福林在6月2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A股和H股分屬內地和香港兩個市場,分別適用兩種不同的市場規則。” 上述《指導意見》中明文規定,“股權分置改革是解決A股市場相關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問題,對于同時存在H股和B股的A股上市公司,由A股市場相關股東協商解決。” 但如何解決,目前仍然沒有具體措施出臺,這仍然是中石化和監管層要面對的難題。 在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的設計中,無論采用配售還是非流通股大股東送股,都會擴大A股流通股股東的權益,即改變了某一類股東的權利。按照香港法律,必須召開類別股東大會,獲得股東的批準。 有專家認為,A股在招股說明書中承諾“暫不流通”,H股的招股說明書中并沒有此字樣,A股流通股股東獲得的對價權利正是根據這一承諾而來,這也是造成H股、A股價格差異的根本原因。 但此說法目前并沒有在香港獲得一致認同,中國證監會國際顧問委員會副主席、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史美倫就對本報記者說,這樣安排具有爭議性,但她沒有做進一步的評論。 張徑明指出,對于法律障礙,香港市場情況也許還相對好一點,但是中石化在美國發行了ADR,在美國市場所要承擔的法律風險更大。 關于這點,有輿論認為,國外投資者可能不會打官司,即使打了也不一定能贏,即便贏了,在中國也不一定能執行。 耶魯大學法學博士高志凱先生認為,這種說法是草率和不負責任的。行政上的默許不等于滿足法律要求,國內政府許可不等于國際投資者也買賬,也認同國內的法律解釋,因此法律風險也是中石化股改必須考慮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