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氣集團曲線進入 伊利大股東變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3日 17:42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 |||||||||
通過增資呼市投資公司,上海電氣集團間接成為伊利股份的大股東,雖有“防火墻”阻隔,隨著未來的股改,伊利股份依然面臨控制權不穩定問題 作者:本刊記者 趙燕凌/文 幾經周折,潘剛將伊利股份(600887)從危機邊緣拉回來。但是,伊利股份的股權結構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錫林南路80號未名樓A段四層,是伊利股份第一大股東呼和浩特市投資公司(下稱“呼市投資公司”)的辦公地,而兩個月來,上海電氣集團旗下資產管理公司的人士卻時常在這里出入。據可靠消息稱,上海電氣集團欲通過重組呼市投資公司而染指伊利。 今年4月初,呼市投資公司從金信信托投資公司手中收購伊利股份14.33%的股權,化解了公司原董事長鄭俊懷涉嫌借金信信托之手曲線MBO而給公司帶來的市場危機(即“鄭俊懷事件”)。隨后,35歲的潘剛全面接手伊利股份管理。然而,伊利股份大股東的股權安排從一開始就被認為是一種過渡性措施,隨著上海電氣的介入,伊利股份的發展前景再次引人關注。 上海電氣曲線進入 據知情人士告訴《證券市場周刊》:“上海電氣投資2億多元資金,以增資的方式進入呼市投資公司。同時,上海電氣還在呼市進行其他產業投資,金額很大。” 呼市投資公司的一位高管也在電話里對本刊證實:“我們已經和上海電氣簽訂了合作的意向協議,按照協議,呼市投資公司將增加資本金3億元,增資后,投資公司的資本金達到6.12億元。呼市國資持股51%,上海電氣持股35%,另外還有兩家北京的公司也一同進入,其中一家持有10%的股份,另一家持有4%的股份。這兩家北京公司不是上海電氣的一致行動人! 據了解,上海電氣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裝備業大集團之一,注冊資本91億元。是集設計、制造、銷售為一體,能承擔設備總成套、工程總承包項目。旗下擁有上海電氣股份(2727.HK)、上電股份(600627)、上柴股份(600841)等上市公司。 據了解,上海電氣集團參與呼市投資公司重組是呼和浩特市政府和上海市兩地政府間的一個重點合作項目,因為兩地是友好城市,該項目屬于上海市對呼和浩特市的一個扶貧項目。 “當初,上海電氣并不想到呼和浩特來投資,但它是一家設備總包的公司,而呼和浩特有很多新電廠上馬,上海電氣為部分項目提供設備,他們覺得這個市場不錯,有了投資的愿望。但他們要求呼和浩特市給他們一個投資平臺,希望和投資公司合作。投資公司是家好企業,我們不僅有伊利,還有一家商業銀行,還有地產。這樣,上海電氣通過投資公司的平臺,可以分享伊利的收益,也借機進入銀行業。”上述呼市投資公司高管如是說。 另據了解,作為配套,上海電氣集團還將在呼和浩特市投資幾十億元資金建設一個工業園,據說,在呼和浩特市西二環到北二環間的回民區,政府已將土地“圈”給了上海電氣集團。 呼市政府“以股權換資金” 和上海電氣集團合作,呼和浩特市政府在伊利股份的持股上總算卸下了包袱,資金壓力可以緩解。2005年4月6日,伊利股份發布公告稱,呼市投資公司出資3億元現金收購金信信托持有的伊利14.33%的股權,化解了“鄭俊懷事件”危機,其實是當地政府的一種救贖手段。 據了解,呼市投資公司手頭并不寬余。據資料顯示,截止到2005年3月底,投資公司注冊資本金3.12億元、總資產5.15億元、凈資產3.24億元、虧損約600萬元。拿出幾乎相當于其全部注冊資本金來收購伊利股份的股權,實在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據悉,為了收購,呼市投資公司特地向呼市商業銀行借款1.5億元人民幣,借款期限3個月。 經營狀況并不算好的呼市投資公司,面臨巨大還款壓力,而且,政府回購伊利股份的股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雖然暫時解決了“伊利事件”的危機,但長遠來看,這種方式和企業產權改革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馳的。因此,當時外界就預期呼市投資公司最終還是會從伊利股份第一大股東的位置上退下來。現在,引進上海電氣集團等三家股東,終于使呼和浩特市政府“解套”了。 呼市投資公司的一位人士說,引入上海電氣集團,主要還是對投資公司有好處。該人士表示,新引進的三家股東通過增資擴股,投入3億元資金,現在還在進行資產評估,由于伊利和商業銀行的資產可能溢價,新股東的出資額可能還要大些!拔覀円肓嗽隽抠Y金,對后續經營有很大幫助。” 穩定伊利控制權的“防火墻” 早前市場傳言:可能和鄭俊懷有關的法人股(如華世商貿、呼和浩特啟元投資公司等持有的股份),政府將統統打包賣給上海電氣集團。這種說法被呼市投資公司人士否定:政府將處理這部分法人股問題,會讓一家公司接盤,但不會是上海電氣,而是當地政府控制的另一家公司。 據悉,上海電氣集團對呼市投資公司進行增資擴股后,政府為穩定伊利股份的股權結構,也設定了“防火墻”:一、上海電氣在呼市投資公司平臺上持小部分股權,使股權盡量多元化,投資公司不放棄控股地位;二、可能和鄭俊懷有關的其他法人股股東持有的股份,政府計劃回購,但回購的平臺不會選擇呼市投資公司,而是其他公司。 上述呼市投資公司高管在電話中告訴《證券市場周刊》:“如果上海電氣獲得了投資公司控股權,那么政府在伊利的話語權就要降低,伊利的股權結構發生變化,其經營、管理的穩定就可能打破,公司出現新的動蕩,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上海電氣通過投資公司的平臺方便進行其他產業的投資,而且可以分享伊利高成長中的收益,這是他的目的! 另據伊利股份一位高管透露,當地政府希望伊利能夠穩定發展,不會將控股權放到外人手上。原因是乳業不僅是呼和浩特市經濟的支柱,而且關系到上百萬奶農的利益。現在伊利股份的股權已經那么分散,公司治理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教訓很深刻!按蠹乙呀浛吹,伊利一旦出事,受到損失的不光是伊利和我們的投資者,還有更多的奶農,影響面很大,賭不起。呼和浩特市委書記、市長都很有思路,有頭腦,他們不愿意看到伊利再出事,政府要控制伊利幾乎是不變的一個原則! 收購風險猶存 盡管政府設定了“防火墻”,但伊利仍然潛藏股權動蕩風險。 另據了解,在伊利正在制定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中,當地政府承諾:股改后60個月內,第一大股東不會賣出伊利股票。一位關注伊利的當地人士表示,伊利股份的風險有兩個:一、如果北京的那兩家公司是上海電氣集團的一致行動人,他們合計持有49%的股權,權重已經很高,那么,他們將可能通過董事會向伊利滲透。二、伊利股份5年之后的變化。 據了解,伊利下屆董事會改組是5年以后,這正好是呼市投資公司承諾不賣出伊利股票的期限。這樣,就出現這樣的巧合:上海電氣進入伊利董事會,此時,呼市投資公司手上的伊利股票原則上正好可以賣出了,賣給誰?上海電氣或者其一致行動人、關聯方?理論上他們都可以購買。而且,伊利分散的股權結構也提供上海電氣進一步增持的可能性。 伊利股份總股本3.9126億股,流通股2.577億股。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分析說,伊利股份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是14.33%,而流通股比例達到65.87%,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持股總額超過總股本的15%,也就是說,伊利股份的話語權很大一部分掌握在流通股股東手中,收購方可以通過二級市場交易,購得足夠股份,并進而對呼市投資公司的控股地位發起挑戰。所以,伊利股份的股權關系很難保證現有大股東的穩定地位,很可能會出現暗中收購或者幕后收購。 一位市場人士說,如果上海電氣集團是這樣設計的,那么這個收購路徑很漂亮,即用5年時間,拿到一個好公司,而且還不防礙在這期間和當地做別的生意,多美呀。 上述基金經理說,潘剛的能力大家已經有目共睹,現在基金都在力挺潘剛,希望伊利股份保持穩定,不會和新力量合謀,造成公司動蕩。但如果上海電氣集團真要蓄謀控制伊利股份,給大家講述一個更加誘人的故事,天性逐利的流通股股東會如何選擇,現在誰也說不清。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