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龍困境引發(fā)眾多呼吁 科龍問題需早解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0日 12:07 證券時報 | |||||||||
□本報記者 桑慕 近段時間,有關科龍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000921)的負面報道紛至沓來。在顧雛軍已然陷入困境,在供銷商中斷與科龍的合作、銀行毅然給科龍斷糧已成舊聞之時,嚴義明“倒顧”運動又掀起一浪。媒體搜尋的新聞刺激著人們的神經,有人甚至興奮地點評其為 “財經領域的一場盛宴”。
然而,在眾人分享盛宴的同時,一個無情的事實是,科龍電器,這家曾經輝煌的企業(yè)陷于困境已數月。對此,部分接受采訪的科龍員工,外界關注科龍、關心科龍發(fā)展的人士呼吁,應客觀公正地評價科龍電器,早日解決問題,讓科龍能夠早日進入正常運行。 “科龍不會就此倒下” 盡管科龍電器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大多數關心科龍尤其是科龍的員工在痛心之余對未來仍未失去期待。一位接受記者采訪的科龍中層人士稱,“只要科龍的品牌還在,核心研究能力還在,科龍仍會起死回生。” 對于大多數埋頭生產經營以及科研開發(fā)的科龍員工來說,他們寧愿相信科龍本身是沒問題的。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科龍人士對記者說,“直到去年年底止,科龍運作得都很正常,至少從市場銷量增長看,非常迅猛。這無論從我們自己的統(tǒng)計還是競爭對手的統(tǒng)計來看都是一致的。”這位人士還提供給記者一份國家權威統(tǒng)計部門的數據, 2004年,科龍電器冰箱市場份額達21.77%,高居行業(yè)第一名,第11次奪得全國銷量冠軍。在科龍人眼里,這些不只是科龍曾經的驕傲,更是未來起死回生的元氣。 一位在科龍工作六年、經歷了數次換帥的老員工告訴記者,科龍的大多數人還是認同科龍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的。所以直到今天,科龍的主要團隊仍在原地待命。他說,大多數科龍人都認為這次波折也許對科龍是一個轉折。但愿是向更好的方向轉折。對于外界所關注的被證監(jiān)會稽查一事,他坦言說時間跨度太長了,有關部門應盡快讓問題早日解決。 對科龍充滿期待和信心的不止是科龍自己的員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企業(yè)管理與決策科學研究所所長林平凡先生長期關注研究科龍發(fā)展,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強調,科龍所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不是生產經營的問題,不是它賣了假貨、不是它的技術不過關、也不是產品質量出現(xiàn)問題。只要科龍的產業(yè)還在、技術還在,作為現(xiàn)代企業(yè)賴以運營的基礎還在,相信科龍不會倒下去。他說,因為科龍所占有的巨大的市場份額,相信會有投資者對科龍有興趣的,且科龍非常需要有實力的股東進入。 問題根源在于治理結構不完善 作為中國制冷行業(yè)的龍頭企業(yè),作為一家聲名顯赫的品牌公司,作為一家經歷過舊政企時期“所有權缺位”引發(fā)的種種危機,試圖通過民營化重組走上良性發(fā)展之途的公眾企業(yè),科龍電器的此番“淪陷”,也引發(fā)了眾多的探究。 采訪中,某些人士更愿意把其歸咎于顧雛軍的失敗。 林平凡認為科龍資金鏈的問題主要涉及到公司治理結構的問題。但他強調說他所說的問題和郎咸平所說的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因為科龍從來就不是國有企業(yè)。 林平凡說,從學者角度看,應客觀公正評價一個企業(yè)。他認為,科龍所在的行業(yè)沒有問題,科龍所在的產業(yè)群也沒有問題。但是對于科龍來說,從一個集體企業(yè)發(fā)展成為中型企業(yè)乃至大型企業(yè),有一個問題始終沒得到解決,就是治理結構的問題。 “科龍在2001年底2002年初歸入格林柯爾旗下之時,實際上正處于低潮。經過兩年的整治,格林柯爾對科龍的經營還是有起色的。”林平凡說,科龍仍然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即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的問題,董事會、監(jiān)事會、經營層三方制約不足,在決策和實際運作中,股東之間也不能實現(xiàn)制約平衡,就會出現(xiàn)某種操縱。不解決這一深層次的矛盾,科龍即使現(xiàn)在不出問題,但遲早也會出問題。 科龍電器昨日收盤價1.68元,跌10.16%。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