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上市公司 > 股改浪潮系列試點之農產品 > 正文
 

農產品股改避免自然除權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5日 02:17 東方早報

農產品股改避免自然除權

  農產品(資訊 行情 論壇)(000061)昨日推出創新改革方案,在眾多股改方案中獨樹一幟:僅承諾將在一定股價向全體流通股東回購股票。業內人士指出,該方案成功避免了實施后自然除權對流通股東的損失,值得市場肯定;但同時,該方式很難在其他的上市公司中得以復制。

  根據方案,大股東深圳市國資委向農產品全體流通股股東作出承諾,在股改方案實
施之日起的第12個月的最后5個交易日內,所有流通股股東有權以4.25元/股(該價格將在公司實施現金分紅、送股及公積金轉增股本時作相應調整)的價格將持有的流通股出售給大股東。

  農產品6月17日停牌前股價為3.35元,也就是說,4.25元的回購價尚有26.87%的溢價,這部分被視作流通股東的實際收益。

  上海榮正投資公司總經理鄭培敏認為,農產品的方案并不是像很多中小投資者所稱是個“零對價”方案,而是大股東以“4.25元/股”作為行權價、以“方案實施之日起的第12個月的最后5個交易日”作為行權期限,向全體流通股送出了與持股數等量的認沽權證。

  “只不過這種虛擬的認沽權證本身沒有價格,不能像寶鋼的權證那樣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流通,這是與真實權證最大的區別。”鄭培敏對記者說。

  鄭培敏指出,農產品股改方案最大的創新點在于,方案實施后,市場將避免“自然除權”,這一點正是對流通股東利益的最大保護。像G三一、G金牛,在支付對價后,市場的自然除權導致了股價的下跌,雖然大股東拿出了不少,但流通股東的收益實際已打了很大的折扣。

  目前有部分上市公司的境遇與農產品一樣: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過小,支付對價會影響其控股地位。但業內人士指出,農產品的股改方案很難被其他處于相同困境的上市公司復制,控股股東的深圳國資委的特殊性,決定它的方案只是一個特例。

  專家指出,深圳國資委擁有政府的公信力,從信用和經濟實力上雙重保障了承諾的最終兌現。即使出現流通股全額向國資委回售的極端情況,國資委也拿得出10億元來回購,而其他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可能很難做到。

  此外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大股東回售期為“5個交易日內”時間過短,提供了內幕交易超作股價的機會。對此,農產品的保薦機構渤海證券項目負責人崔勇對記者表示,即使存在內幕操作,也不會影響到流通股東的實際利益。股價炒得越高,流通股東收益越大;股價壓得再低,流通股東還有4.25元/股的保底價格。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