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東欲將信芯置入海信電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4日 09:53 證券日報 | |||||||||
□ 本報記者 陳慕鴻 6月26日,海信集團在北京發布了我國音視頻領域第一塊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化的數字電視處理芯片——“信芯”。7月2日,青島市市長夏耕與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總裁于淑珉親自為彩電裝箱,海信分布在青島、遼寧、貴陽、淄博和臨沂的全國五大彩電生產基地同時正式下線信芯彩電,年產7300萬臺中國彩電全部依賴外國芯片的歷史就此結束。
此前5月,海信已將2000臺整機定向試銷售,市場驗證“信芯”高清彩電技術與質量完全過關。 2001年1月開始,海信在上海悄然封閉了一支平均年齡28歲的開發團隊,經過1600個日夜,終于在2004年9月28日,在一張A4紙大小的電路板上成功嵌入了十幾萬行的設計代碼,采用國際先進的0.18微米制程,集成了近200萬個邏輯門,700多萬個晶體管從而開發完成了可廣泛使用于包括CRT電視、液體電視、等離子電視等各種視頻播放媒體終端的“信芯”,并于去年11月27日一次流片成功。又經過半年的整機開發,于2005年3月7日完成工程批樣片整機應用驗證工作,從而完成了中國彩電史上的“第一”。 海信集團總裁于淑珉認為,“信芯”的誕生以及應用,是海信多年堅持“技術立企”方針不動搖的重要成果,海信電視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因此,必將大大提高海信電視推陳出新的速度,提高集團彩電產業的盈利能力。 據海信保守估計,“信芯”產業化后,10萬片的規模就可實現盈利,海信計劃今年達到100萬片。芯片產業化后,海信將嘗試由生產制造商向技術專利商過渡,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大的芯片供應商。 專家介紹,目前,“信芯”每片大約比國外的同類產品便宜5個美金左右,這種優勢推倒了中國彩電芯片被外國一統天下的局面,又可增強海信原材料采購中的“議價能力”,從而為中國企業采購成本造成整體受益。 于淑珉還透露,集團將“信芯”的產業化放入以彩電整機研發與制造銷售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以實現芯片產業的垂直鏈接,提高上市公司盈利水平。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