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聯股份徹底棄用華聯 清理旗下眾多商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0日 10:59 東方早報 | ||||||||
責任編輯 郭瑛;早報記者 陳華 隨著“華聯”商號逐漸被百聯“遺棄”,百聯集團開始大舉“清理”旗下的眾多商號。記者了解到,剛成立時在上海擁有的20個商號將縮減至7個。他們分別是東方商廈、第一百貨(資訊 行情 論壇)、時裝公司、友誼商店、婦女用品商店、永安百貨及一個正在醞釀中的社區百貨商號等。
老“永安”回來 80年前,永安、先施、新新、大新是上海灘赫赫有名的“四大百貨公司”,他們被稱為中國傳統百貨發祥地。目前的華聯商廈(資訊 行情 論壇)南京東路店,便是當年永安百貨的原址。 南京東路華聯商廈的前身,即是1918年宣告成立的上海永安百貨。但在此次翻牌之前,這個“黃金”店址已經更換過三次名稱。 1907年永安公司(行情 論壇)主要創始人郭樂先生,在香港向華僑招股,與其弟在香港開辦永安百貨公司,1918年創辦上海永安百貨。 1966年后上海永安百貨更名為國營東方紅百貨商店,隨后再次更名為上海十百,1988年改為華聯商廈。1992年5月,商廈轉制為上海華聯商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2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隨后的近10年內,發展起上海華聯商廈、華聯超市(資訊 行情 論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婦女用品商店、華聯購物中心、上海時裝商店、華聯集團家用電器有限公司、華聯集團電工照明器材有限公司、上海華聯王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華聯大廈有限公司等眾多企業。華聯商廈翻牌的想法在百聯成立之前就有了。2003年3月,原華聯商廈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恂堯赴京在國家工商總局成功注冊了由華聯商廈股份有限公司全額投資的“永安百貨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隨后,外界便將華聯商廈翻牌一事放上議事日程,但卻遲遲未能兌現。據知情人士披露,2003年4月百聯集團成立,四大集團隨后進行重組是第一次耽擱更名的重要原因之一。去年年初,百聯百貨事業部成立后,也曾經醞釀將劃入老字號特色百貨板塊的華聯商廈翻牌為永安百貨,但在此時華聯商廈銷售額出人意料的出現下滑現象,這引起百聯集團高層的高度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倉促翻牌顯然不合時宜。于是,翻牌之事又再次拖延。 去年4月,第一百貨(600631)和華聯商廈(600632)同時發布公告,第一百貨將以吸收合并的方式合并華聯商廈,上市公司華聯商廈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一年后,百聯集團旗下百貨板塊的資產整合結束后,開始騰出精力重新進行商號整合,在全國范圍內被廣泛使用的“華聯”商號,此刻成為第一個被“清理”的目標。 三大板塊整合華聯商廈 華聯商廈在上海并非單店經營,百聯成立之時,它在上海已經擁有5家分店。南京東路上的華聯商廈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其余則為華聯商廈張揚路店、華聯商廈五角場店、華聯商廈普陀店。2003年9月,南京東路上的中聯商廈經過股權轉讓加入華聯連鎖范圍,成為百聯集團旗下20家百貨零售商店之一。 百聯百貨事業部總經理湯建華昨日向記者介紹,去年年初,百聯集團百貨事業部成立后,將百聯集團麾下的20家百貨商店劃分為“都市百貨”、“社區百貨”和“老字號特色百貨”三大板塊。其中,“都市百貨”統一使用“東方商廈”的商號,在上海已經形成6家連鎖店。“老字號特色百貨”則保留下5個商號,分別是第一百貨、時裝公司、友誼商店、婦女用品商店、及永安百貨,目前都是單店經營。在上海的其余9家百貨店則都打算歸入社區店范疇,正在醞釀一個統一的名稱。目前有4個名稱等待論證,但是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想法。 記者了解到,上海的5家華聯商廈將陸續翻牌,整合進百聯百貨的三大板塊之中。也就是說,“華聯”商號將徹底退出百聯的百貨范疇。南京東路上的華聯商廈整合進歷史名店,翻牌為“永安百貨”;華聯商廈五角場店歸入都市百貨圈,已經更名為東方商廈;其余的華聯商廈張揚路店、華聯商廈普陀店、中聯店則考慮為第三板塊,整合到社區店的統一連鎖范圍。 “換湯”還需“換藥” 南京東路上的華聯商廈已經整新如舊,恢復86年前永安公司大樓落成時的歐洲古典式經典面容。百聯百貨板塊不再使用各地普遍使用的“華聯”商號,讓滬上商界發出不少贊同之聲。但是,業內更期待的是滬上老牌百貨的機制創新,而非“換湯不換藥”的簡單更名。 “華聯”商號并非上海首創,它是由原國家商業部于1985年出資一億多在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相繼建設而成的。截至1997年,全國已有42家華聯商廈。 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陳信康指出,由原商業部創建的華聯商廈有幾十家,它們定位不同卻名稱相同。業內認為,隨著全國各地“華聯商廈”商號的普遍運用,各地的華聯商廈經營業態不同,經營檔次參差不齊,經營狀況普遍不理想,導致該商業品牌價值度不高,并造成全國各地消費者對上海華聯商廈與其他地區華聯商廈產生混淆,不利于上海華聯商廈商號的辨認與新的經典百貨定位的認知,因此,更名勢在必行。 湯建華補充,上海的“華聯”商號更多地以超市為主體,外界經常將華聯超市與商廈混為一談,超市的低端形象也不利于百貨高端路線建設。從這個角度考慮,也需要更名。 但業內分析,從1988年由原先的“市百十店”更名為華聯商廈后,華聯商廈多年來一直是上海商業的一個亮點。但近年來隨著上海商業業態的發展變遷,華聯商廈也逐漸暴露出其品牌重疊、定位偏低的弱點,盈利能力不佳,無法在南京路發揮“黃金效益”,才是百聯高層決定更名的內在動力。 翻牌“永安百貨”是否就意味著形成核心競爭力,“老華聯”能否得以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重振雄風,業內仍然存在質疑。 上海社會科學院商業研究中心主任朱連慶就曾表示,華聯商廈翻牌的重點應該不在于更名和簡單恢復歷史,重要的是要追求有差異的特色經營,其經營方式、商品組合、服務都要現代化。畢竟對于二三十歲的年輕消費者來講,永安的品牌號召力并不夠大。 湯建華就此向記者表示,“華聯商廈”不會止步于簡單的翻牌,老牌百貨店將在經營體制、分配體制上隨之推進一系列的市場化改革,進行體制轉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