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業盈利飆升 牛根生們笑納獎勵五千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8日 02:35 每日經濟新聞 | |||||||||
外資股東提前終結“千萬豪賭”協議 楊勣 NBD上海報道 受益于銷售渠道的增加,上市不到一年的蒙牛乳業(行情 論壇)(2319.HK)昨日宣布,2004年盈利飆升94.3%,比預測高出6.5%,增幅也遠遠高于另外兩大乳業巨頭———伊利股份
董事長牛根生及高管們現在終于可以長出一口氣了,不僅是因為業績的強勁增長令人欣慰,更令他們高興的是,他們還在一場與外資股東的博弈中笑到最后,獲得了近600萬美元(約人民幣5000萬元)的額外“獎勵”。 2004年6月10日,蒙牛成功在香港上市,融資近14億港元,掌門人牛根生一時間風光無限,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但實際上,牛根生卻有難言之隱,因為他們陷入了與外資控股股東的一場豪賭中。 上市前,蒙牛曾與三名外資股東:摩根士丹利(MSDairy)、鼎暉投資(CDH)和英聯投資(Actis)簽訂過一份被稱為“千萬豪賭”的協議:如蒙牛在未來3年的年盈利復合增長不能達到50%,蒙牛管理層就必須將所持有的7.8%公司股權,即7830萬股轉讓給摩根士丹利等外資股東;反之,若達到50%的增長幅度,大摩等股東就將把同等數量的股權轉讓給金牛公司。 金牛公司是由蒙牛高管組成的公司,共有15位股東,牛根生持股28%。 這其實是一份對蒙牛異常苛刻的協議。 當年蒙牛的銷售額只有40億,按照復合增長50%的目標,2006年蒙牛的稅后利潤要達到5.5億元以上、銷售額達到120億,三年之內翻兩倍,談何容易。 而現在蒙牛以一份優異的年報使外資股東知難而退。 昨日,蒙牛乳業宣布,由于公司表現超出預期,三名外資股東已向金牛公司提出,以無償轉讓一批價值約為598.8萬美元的可換股票據作交換條件,提前終止這份“千萬豪賭”的協議。這批票據如果全數轉換,金牛公司的持股量將上升至11.6%,保證了高管們對蒙牛的控制力。 不過,在這場博弈中,蒙牛的外資股東事實上早已占盡先機。 蒙牛招股文件顯示,如果蒙牛業績能夠達標,外資股東雖按協議失去7830萬股,卻仍可獲得一筆不小的股權升值收益;如果蒙牛業績未能達標,則外資股東可增持蒙牛股權至42.7%,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更何況,在蒙牛上市后半年內,外資股東已拋售2.6億股,套現近14億港元,相對于當初的全部投入6120萬美元(約4.78億港元),外資股東早已賺得盆滿缽滿。 牛根生和他的蒙牛“牛”了 1978年,20歲的牛根生加入伊利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他從一名洗瓶工做起,14年后就做到了伊利集團分管生產經營的二把手。然而1998年底,事業蒸蒸日上的他突然被董事會免職了。迷惘的他曾想過開海鮮大排檔,想開一個擦鞋公司。但最終,在一幫伊利舊將的鼓動下,他披掛上陣,創辦蒙牛乳業公司。 接下來蒙牛乳業的發展簡直就是一個傳奇。1999年8月蒙牛成立時,全國排名1116名。在牛根生的帶領下,成立幾年來,蒙牛以平均每天超越一個對手的速度前進。 2002年其銷售額突破21億元,在全國乳制品企業中的排名一舉躍升至第4位。 2003年蒙牛借助“神五升空” 的出色營銷,銷售額再次翻番,實現銷售收入40.7億元,凈利潤2.3億元。 據統計,2004年蒙牛液態奶的市場銷量已位居全國第一。2004年6月,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牛根生個人所擁有的股票市值已經過億。在去年的新財富勞斯萊斯500富人榜上,他排在第222位。(楊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