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信證券將取消自營部門 新調整會否風生水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0日 09:51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記者 陳勁 朱茵 近來,關于中信證券(資訊 行情 論壇)取消自營部門的說法在坊間廣為流傳。該調整是否確有其事?中信對自營業務究竟如何定位?券業為何如此關注此事?新一輪的券商組織機構調整風潮會否風生水起?
“一切以公告為準” “目前,董事會沒有討論過取消自營部門的問題。增設和取消部門甚至更名,我們都要明明白白公告的。”中信證券相關負責人在電話中如此回答記者的問題。她說,中信證券去年底對組織機構進行了調整,增設了股票銷售交易部和資本市場部,將經紀業務總部更名為經紀業務管理部,研究咨詢部更名為研究部,稽核部更名為稽核合規部,其中沒有提到自營部門取消的問題。 她同時表示,未來怎么變化,要按照市場的發展情況隨機應變。就像中信證券新增的股票交易銷售部,就是因為詢價制出來以后,為配合發行方法的改變而產生的。另外,分管領導的分工也可能引起相應的調整,各部門創造的利潤也會對機構調整產生影響。 據悉,中信證券的部門調整,包括人員的聘任,一般都在年底或者年初進行。該公司相關人士表示,除非出現什么大的政策變動,公司會相應跟著進行機構調整,否則組織機構方面近期內不會有大的變動。但也不排除自發變動的可能性,畢竟現在要搞創新,都會有一些新的思路,如果經過研討認為可行的話,還是要進行的。 中信收縮自營大勢已定 “中信證券采取弱化自營的組織機構調整不足為奇。他們的高層早就有這樣的想法!币晃煌瑸閯撔略圏c券商的相關負責人這樣解讀傳聞。 此前,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明確指出,“證券公司的自營像在賭博,很多公司由于做莊而垮掉,所以在市場沒有做空機制、公司沒有制衡機制的前提下,我們主張壓縮自營,或者干脆就不做。從國外證券公司來看,這塊收入占的比重也較小,一般為總收入的5%左右。” “或許中信的相應調整正在準備之中,只等機會來臨,再進入實質運行階段!痹撊耸空J為。 世紀證券相關負責人則認為,中信證券此舉可能是出于方便管理和風險控制的需要。他說,現在國內券商的自營規模太大了,遠遠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范圍。國外投行自營做的規模普遍都不大,畢竟自營的風險難以控制,規模越大監控越難。投資銀行的主業還是提供一種中介服務。 有市場人士分析說,即使中信的自營沒有取消,其自營規?隙ㄊ鞘湛s了,自營的地位自然會降低,不能排除自營部門與其他部門合并等降級調整的可能性。中信證券的目的在于,這樣可以顯現出公司的國際化、透明化,不會因為股市的風險而使公司面臨巨大風險。因為現在大家都已意識到,大部分券商的風險都是因為自營的操作風險而產生的。 券商投資業務整型謀變 事實上,意欲對自營和資產管理業務導向進行調整的券商不只是中信一家,尤其是創新試點券商,不少已經提出了相對明確的戰略調整思路。 招商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以來,尤其是公司獲得創新試點資格后,招商證券對券商應有的盈利模式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他們認為,隨著創新試點券商推出新的集合理財產品,以及投資銀行業務發行方式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券商主要的自有資金將用于支持理財業務的開展,或者用于企業融資發行中的資金安排,或者用于支持市場中新產品交易維護的做市商業務。這些中間性收費業務的開展,必然使券商的自有資金更多地用于新業務的啟動與配套,并帶動新業務的發展,從而使券商改變多年來以證券自營業務為主的盈利模式,真正向一個金融服務公司發展。自有資金運用上的這一新的變化趨勢,必然使券商的自營規模在未來逐步縮小。另外,隨著市場上產品的不斷豐富,券商自有資金的投向也可以逐步向低風險產品方向和套利業務轉移。 國元證券總裁蔡泳表示,對于資產管理業務,國元目前是堅決不做了,剩余的1個多億元的規模將會在盡可能損失小的情況下,清理干凈。今后要做也是拿到創新試點資格以后,做集合理財業務。公司對于自營也一直在控制規模,使之和自有資金規模相匹配。 東北證券副總裁季敏波認為,去年一些虧損非常嚴重的券商今年都會相應縮減規模。這種情況也有可能被業內仿效。包括東北證券今年同樣也在縮減規模。券商的這種舉動主要還是基于對風險的認識。 自營何去何從存爭議 “券商擁有自營資格拿著牌照卻不開展業務也太不可能。如果是徹底砍掉這一部門,反應過激,一定會造成部分人才的流失,以后若重新設立這一部門,需要再招人!睎|北證券的季敏波表示。 世紀證券的副總裁曾憲澤反問:“這豈不是像股票買了個低位?如果是2000點的時候壓縮這個部門,似乎更合適。”他認為,券商作自營本身沒有錯,自營和資產管理業務都屬于投資業務。發生虧損主要是方法、理念、路徑錯了。如果為了防止風險而無所作為,則無異于因噎廢食,本末倒置。他進一步表示,對于券商來說,有沒有更好的盈利模式也值得深思,并不是非要做自營,只是目前國內券商沒有形成特別的強項。但是如果有比較優勢,就可以集中精力發展某個特長,而放棄其他。比如目前中金公司在投行業務上形成優勢,它可能就沒有必要去做自營業務。對于券商來說,既要考慮絕對優勢也要考慮比較優勢。 有資深市場人士認為,近一兩年券商大規模取消自營的可能性不大。但問題也要分兩邊看,質優的券商可能壓縮自營,情況不是很好的券商就希望再賭一把了。好券商一定要有其相對穩健的收入來源,像中信證券,可以通過經紀業務和投行業務使公司贏利,就沒有必要冒這么大的風險將自營規模搞得很大。 業內專家表示,券商當前面臨十分現實的戰略選擇,這種選擇首先就體現在投資業務上,券商需要綜合考慮自身的能力,包括投資能力、研究能力、管理能力、風控能力等等。如果能夠在風險低而收益高的領域獲得穩定的收益,那大可不必去開展風險極高的自營業務。而在當前沒有其他更多收入來源的情況下,自營也就難以放棄。其次在其他業務上,也勢必面臨選擇,過去都能賺錢的業務在目前競爭激烈和市場細分的情況下,可能連平均利潤都達不到,因為客戶資源和資金都會向優質券商轉移,實力單薄的券商不可能在多個領域與其它公司競爭,只能選擇一點突破,所以券商之間不可避免需要分工。(中國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