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只詢價股套人近三成 主力做空華電為掩護建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18日 04:11 深圳商報 | |||||||||
如在華電國際(資訊 行情 論壇)上市首日買入,投資者虧損嚴重 【本報訊】(深圳商報記者 黃炎) 經歷了上市后的持續下跌,首只詢價制發行的新股華電國際昨日終于小幅反彈3.46%,報收于3.89元。盡管如此,華電距上市首日的最高價5.35元已下跌近30%,流通市值縮水超過11億元。
資料顯示,華電上市首日以3.7元開盤,較發行價高出46.8%;開盤后僅5分鐘就一舉突破了昨日的收盤價3.89元,此后一直在3.89元上方運行;而成交數據顯示,華電在首日開盤5分鐘內的成交量已超過80萬手,超過當日成交總量的40%。 據此推算,華電上市首日就有至少100萬手成交于3.89元上方;而次日跌停后又有11萬手成交于4.06元;前日在打開跌停后又有80萬手成交于3.65元至3.85元的區間內;即使昨日在3.7元至3.98元成交的70萬手已將前日成交的80萬手部分解套,投資者仍有至少120萬手被套牢在3.89元上方,約占總流通股本的16%。 機構“被套”實為“苦肉計” 由此,華電國際似已套牢了大多數在上市后跟進的投資者,尤其套牢了在上市首日殺進的巨量資金。然而,不少業內人士對于華電的“兇相畢露”,以及“無辜”被套的市場主力表現得不以為然。不少人士認為,當前的市場忽視了華電原本較低的發行價格,和機構在上市后的平均持股成本,從這個意義上講,主力套牢的程度并不深。 “華電目前的平均持股成本只有4.02元左右!”海通證券張琦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雖然機構在華電上市首日強行拉高至5元以上,但大部分籌碼都低于4元,所以即使有套牢盤,套牢程度也不是很深。 國信證券一位人士認為,機構自華電上市以來一直虧錢只是一種錯覺而已。資料顯示,華電的發行價僅為2.52元,即使按照昨日的收盤價計算,仍有超過50%的收益;更何況機構有3個月的鎖定期,考慮到市場環境等不確定因素,很可能是為了在鎖定期內將股價維持在發行價以上創造更大的緩沖空間。 雖然機構被套的情形可以排除,但機構畢竟會努力將股價維持在發行價以上;因此,華電上市以來的狂跌又如何解釋呢? 一位資深市場人士透露說,華電上市首日的大漲并非有增量資金堅決進場,相反,極有可能是機構對敲出貨的“杰作”。一方面,機構借助拉高為出貨留出“退路”,因此就有了首日的大漲;另一方面,機構出貨意愿十分強烈,所以不惜從第二天紛紛展開殺跌。 “僅從這一點看,華電還遠沒有跌到位!”該人士這樣說道。 做空旨在“圍魏救趙” 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是,不少著名的“敢死隊”的席位出現在華電國際前日的公開交易信息中,而這又讓人聯想到市場此前對于主力借打壓華電國際間接做空大盤的猜測。 “做空華電應當是有預謀的!”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其目的在于通過華電調控電力股,壓制大盤,進而降低主力的建倉成本,掩護其在鋼鐵、石化、汽車等藍籌板塊的建倉動作!” 該人士指出,做出上述判斷的一個顯著的依據就是,華電的走勢一直背離大盤;華電在上市首日大漲,而大盤卻大跌;當華電開始殺跌,大盤又奇跡般地放量大漲。因此,做空華電有非比尋常的戰略意圖,與此前的寶鋼、長電,以及中小板的情形都有所不同,因此不應以常規意義上的成本概念推算主力的獲利。 該人士同時提醒說,雖然華電的A股價格相比H股還有1.4元左右的差價,進一步下行的可能性很大,但由于市場環境相比華電上市的時候已發生較大變化,且華電的成交量正在萎縮,由此,華電下跌對市場的影響也可能正在減弱。 作者:深圳商報記者 黃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