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豐公司危難中伸援手 ST博訊茍延殘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1日 14:07 中國經濟時報 | ||||||||
何曉晴 11月27日,ST博訊(資訊 行情 論壇)(600083)發布公告稱,第一大股東廣東福地科技總公司已于26日與東莞市盈豐油粕工業有限公司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福地科總擬將其持有的公司全部7961.8194萬股國家股中的6800萬股以每股0.1元的價格轉讓給盈豐公司。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后,盈豐公司將持有公司68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9.57%,成為公司新
ST博訊前身為1997年6月靠欺詐上市的成都紅光實業股份公司(PT紅光)。由于上市當年就出現巨額虧損,引起股市嘩然,被中國證監會查實有虛假上市行為,受到國務院的通報批評,并成為中國第一家被刑事起訴的上市公司。1997年后,PT紅光連年虧損。至2000年中期,該公司已累計虧損76440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9.7%,每股凈資產為-0.11元,面臨退市的危險。 在這關鍵時刻,福地科總出人意料地向身處絕境的PT紅光伸出了救助之手。2000年10月,福地科總、福地科技、紅光集團、PT紅光根據國家計委有關文件精神,在成都市簽訂了協議書。根據約定,福地科技擬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26億元,承接成都紅光彩管項目,參與西部大開發。在走到這一步之前,福地科總向紅光集團開出了很高的條件:1、紅光集團和PT紅光必須承諾按《債務劃轉方案》于2000年11月30日前完成資產和負債的剝離工作,最后使資產與負債各為2.5億元左右;2、將PT紅光全體員工的勞動關系轉到紅光集團,與PT紅光解除勞動關系;3、紅光集團所持PT紅光國有股權必須全部轉讓給福地科總,具體權利、義務由紅光集團、成都市國資局和福地科總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中進行規定。此外,成都市政府還承諾多項優惠政策予以支持。在滿足這些條件并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之后,福地科總再以合法程序將DY偏轉線圈資產通過資產置換方式注入PT紅光。 《股權轉讓協議》生效后,福地科總擬投資近30億元,成為PT紅光的第一大股東,占34.62%的股份。這次重組看起來聲勢很大,但實際上是雷聲大雨點小,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PT紅光資產質量惡劣的嚴重問題。 對此,早在2001年底,PT紅光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國真對于公司當時重組后的前景曾毫不諱言地認為,PT紅光這個問題如此嚴重的公司能“茍延殘喘”到今天是一個奇跡,而如今能夠重組成功只是表明公司依舊可以“茍延殘喘”下去。 事實也果然如其所言。2001年報顯示,PT紅光雖然實施了重大資產重組,但經營狀況并不理想,每股收益0.035元,凈利潤僅為813.79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91.68元。換句話說,除了可能從價格非公允的關聯交易中得益外,非經常性收益為公司的扭虧起了重要作用。事實是,PT紅光2001年的非經常性收益主要是764.8萬元營業外收入。其中最主要的一筆是非貨幣性交易收入,共計670.72萬元。這筆非貨幣性交易收入是怎么產生的呢?2001年3月,PT紅光與福地科技資產置換,置出8000萬元其他應收款及賬面價值11622.66萬元在建工程,置入20428.99萬元福地科技資產,按非貨幣性交易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進行賬務處理后,被確認產生非貨幣性交易收入670.72萬元。此外,公司的資產質量仍然極其糟糕。這一年,公司期末總資產2.1億元,凈資產僅有131萬元,每股凈資產僅為0.006元,資產負債率仍高達99%。同時,未彌補虧損仍高達2.5億元。 在2002年度,公司仍然沒有起色。每股收益0.035元,凈利潤僅810.64萬元,比2001年還略有減少,未彌補虧損24078.10萬元,每股凈資產僅為0.035元。 2002年底,ST紅光發出公告稱要向IT業轉型。為了表明公司確有轉型的決心,2003年3月12日,ST紅光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決定將公司名稱“成都福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成都博訊數碼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由“ST紅光”改為“ST博訊”。就這樣,ST紅光被打扮成號稱無線移 動上網先鋒的IT高科技企業,搖身一變成為IT類高科技公司,但其IT產品卻遲遲未問世。直至2003 年5月中旬,公司才推出“無線隨身網絡筆記本電腦無線王”新產品。 對于公司曾寄予厚望的“無線王”,公司在2003年年報中聲稱,由于目前國內此類產品的市場尚未成熟,“無線王”產品銷量較小,對公司經營及業績無重大影響。2003年,公司業績出現大幅度下滑,只實現凈利潤164.34萬元,比2002年的810.64萬元減少646.3萬元,下降79.73%;每股收益0.007元,比上年的0.035元下降80%,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0.009元。每股凈資產0.08元。 2004年,公司業績繼續大幅下滑,重又陷入虧損深淵。上半年,公司DY產品的銷售量同比減少了34.85萬只,同時DY產品市場價格有所下降,致使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降低17.37%、主營業務利潤減少46.39%。而且,由于相關產品的市場價格下降,公司被迫預提存貨跌價準備781.16萬元。公司雖然繼續對“無線王”有投入,進行相關技術和市場開拓,但仍未帶來明顯的收益。2004年1-9月,公司主營業務收入11709.68萬元,比上年同期的15926.04萬元減少4216.36萬元,減幅26.27%;凈利潤-737.79萬元,比上年同期的327.49萬元減少1065.28萬元,減幅325.29%;每股收益-0.03元,同比下降433.33%;每股凈資產由上年同期的0.08元下降到0.05元,下降37.5%;凈資產收益率-67.16%。 公司原指望“大股東能顧全大局,有奉獻和犧牲目前利益的精神”,使公司轉型之后的每股凈資產能在面值以上,摘掉ST帽子。但結果事與愿違,就這么茍延殘喘一直捱到今天。而且,福地科總顯然對其已經喪失信心,在一番轟轟烈烈的重組之后,最終決心將其無聲無息地“拋棄”。 目前,公司主營業務為:偏轉線圈、金屬漆包線、會聚磁組件等電子元器件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計算機軟硬件研究、開發、銷售,信息服務與計算機系統集成、通信設備與元器件生產、經營。而即將入主ST博訊的盈豐公司,是廣東的糧食加工企業,主要產品為色拉油和膨化脫皮豆粕。這表明,在福地科總退出之后,弱不禁風的ST博訊如果繼續經營原來的主業,就如同斷奶的孩子將難以生存,而公司如果大跨度地從IT行業轉型為糧油加工行業,則從公司現有的資產狀況和新的大股東的實力來看,ST博訊近期除了有可能再次更換公司名稱之外,仍將很難擺脫繼續茍延殘喘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