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三年市場開放在即 醫藥行業巨鱷出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8日 09:03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一場始于兩年前的醫藥行業并購風潮如今正愈演愈烈。 華源集團、東盛集團成為這輪收購戰的主角。今年9月,東盛集團擊敗華源從四位競爭對手中勝出,獲得云藥集團50%的股份,目前只待有關部門批準,而華源在上述收購的方案評比中排名第二。
此前,華源集團退出哈藥集團重組,隨后,東盛集團開始與哈藥集團(資訊 行情 論壇)接觸,目前有關方面還沒有宣布最終結果。 而在哈藥集團、云藥集團項目上的相繼落敗,沒有動搖華源集團成就國內醫藥航母的決心。經過一年多的艱苦磋商,11月13日,華源集團終將北藥集團攬入懷中。目前,華源旗下的上藥集團與山東魯抗醫藥(資訊 行情 論壇)集團的重組談判,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新一輪的圈地運動正在造就中國醫藥行業的兩頭"巨鱷"。而今天距離中國政府承諾全面對外開放藥品分銷領域只有24天。 外來壓力逼宮 華源集團、東盛集團的新一輪圈地運動與外來競爭壓力密切相關。 醫藥是高技術、高投入、高回報的產業,一直是發達國家競爭的焦點。跨國公司為了增強國際競爭力,通過大規模的聯合與兼并和國際資本運作,建立全球性的生產與銷售網絡,擴大市場份額,使我國醫藥企業面臨強大的壓力。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內市場國際化和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市場競爭變得更為直接和生死攸關。尤其是藥品分銷領域放開后,國內原有的市場銷售格局勢必會作出調整,誰在藥品流通領域占據了先機,誰就取得了主動權。 華源集團、東盛集團等企業的大肆擴張顯然是看清了這一點:以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為龍頭,通過收購、兼并或開展戰略合作,對醫藥資源進行跨地區的重組整合,是提高醫藥行業整體規模和競爭實力的重要途徑。 華源集團有關人士透露,華源集團從構筑完整生命產業鏈出發,制定了根據醫藥流通和醫療健康業務所提供的市場終端,集中精力和資源優勢,重點發展醫藥制造和醫療器械兩大核心任務,以戰略統帥全局,實現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結合,國內資源與國際資源結合的戰略。 圈地搶占資源 雖然,云藥集團、北藥集團重組時均提出了打造醫藥產業航母的目標,并力求海外上市,但分析人士認為,在現實環境下,短期內實現這個目標并不容易,而重組方看重的可能是這些企業已有的資源。 東吳證券研究員王光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醫藥行業的并購風潮可以看成是一種新的"圈地運動",收購方追求規模的意圖非常明顯,但在做強方面還沒有取得明顯突破。經過這一輪整合,行業集中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終端資源上華源和東盛都占據了一定的優勢。王光清認為,醫藥行業是一個競爭性很強的行業,國有資本有序退出符合國資委的有關規定,這是此輪并購風潮的大背景。 東方證券研究員張小青認為,目前醫藥行業的并購主要是搶占兩個資源,一是藥材資源,二是市場資源。這無論從華源集團還是從東盛集團都可以看出。他指出,目前,國內的醫藥行業在藥物特別是西醫研制上并不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力,因此,收購方看重的并不是這些醫藥集團的研發優勢,而是已經建設好的市場網絡和當地的藥材資源。 富人"游戲" 無論是搶占資源,還是打造航母,華源集團、東盛集團最終的目的依然是應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而為了這個目的,華源和東盛都付出了巨額資金。 云藥集團改制時經評估的凈資產為6.4億元,為了拿到股權,東盛集團將溢價報到了9.4億元,并投入現金7.5億元持有改制后云藥集團50%的股權。同時為提高競爭力,承諾到2007年度,云藥集團銷售收入達到120億元、稅收11億元、凈利潤3.4億元,否則,云南省國資委有權從東盛集團7.5億元現金出資中扣除。 華源集團擒獲北藥集團的價格更是不菲。北藥集團經審計扣減專項預留費用后的凈資產為11.6億元,以此為標準,華源集團注入等量現金持有改制后北藥集團50%的股權。另外,未來兩年內向北京市國資委支付6000萬元作為資產溢價補償。據了解,為了順利重組北藥集團,華源集團還得到了國家開發銀行的鼎力支持。 而參與哈藥集團重組談判的除了東盛集團外,還有中信集團、中國醫藥集團,這些企業都擁有較為雄厚的實力。 業內人士分析,醫藥企業改制的這一特點正是醫藥行業面臨問題的真實反映。目前,我國醫藥企業多、小、散、亂的問題突出,缺乏大型龍頭企業,同時醫藥流通體系尚不健全,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三級批發格局基本打破以后,新的有效的醫藥流通體系尚未完全形成。華源集團、東盛集團攜巨資強勢出擊在打造大型龍頭企業格局上邁出了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