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俊東
融資融券標的擴容的功效逐步顯現。
在熊市中,衡量融資融券業務的開展情況最有可比性的是融券業務。12月22日,上交所的當日融券賣出量為2501萬股,深交所日融券賣出量為1511萬股,兩市的日融券賣出量均創出了融資融券業務推出以來的新高。
在融資融券業務中,融資業務的開展要好于融券業務,從今年3月開始,融券業務開始略有起色,到今年7月開始的持續大跌中,日融券賣出量開始震蕩走高,進入12月,融券業務的開展開始躍升到了一個新臺階。
“融資融券業務的開展還算平穩,融券量上升的首要原因肯定是市場的低迷,但是大跌從7月份就已經開始,比較12月的成交量和11月之前的成交量可以發現,融資融券標的的擴容對于融資融券業務的開展還是有幫助的。”某券商相關業務部門人士告訴記者。
擴容效果初顯
11月25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根據滬深交易所細則安排,融資融券標的證券將由目前90家樣本股增加到上證180全部成份股加上深圳100成份股中的98家符合要求的公司,另外還有7只ETF基金納入其中。
這意味著融資融券標的證券出現了大擴容。而細則從12月5日開始施行。巧合的是,伴隨著細則的實施,日融資賣出量也開始逐步增長。
除了日融券賣出量在增加外,融資方面,雖然處于熊市,但是融資余額仍在增長,截至12月22日,滬深兩市的融資余額分別有145億元和232億元,合計達到了377億元。
“結合在營業部的草根調研,原先90只融資融券標的多屬于大盤藍籌,股價彈性較差,對多數個人投資者吸引力有限。而此次新引入的標的證券無論從市值還是股價活躍度上都更適合短線投資者,因此標的券擴大可能意味著融資融券規模將繼續呈現快速上升的勢頭,同時融資融券交易換手率也將進一步上升。”來自東方(微博)證券的分析報告認為。
試點階段的90只證券,來自上證50指數的50只成份股和深證成指的40只成份股,標的證券以藍籌股為主,其中行業也比較集中,比如集中在銀行、鋼鐵有色等行業上,不活躍,是最近三年市場上的“非主流品種”。
從融資融券標的擴容上已經明顯可以感覺到監管層對于融資融券業務的試點結果滿意,其實在標的證券擴容前,融資融券業務已經由試點業務轉為常規業務。
10月28日證監會正式發布《關于修改〈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的決定》和《關于修改〈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內部控制指引〉的決定》。修改后的上述條文,刪除了原名稱和條文中的“試點”字樣,將融資融券作為證券公司一項常規業務,取消了試點階段對該項業務資格的較高凈資本水平和分類評價結果要求。這意味著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業務正式從試點轉入常規。
仍需松綁
在融資融券業務推出之初,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提及“在國外,融資融券交易大致占全市場交易量的20%”。
而實際上,經過了超過一年半的發展,至今融資融券的交易占比仍然很低。12月22日,按照兩市融券余額對應融券余額估算的均價,再折算當天融券賣出金額可知,滬深兩市的當日融券賣出金額分別為2.5億元和2.1億元,而兩市的融資買入額當天分別有7.12億元和4.13億元,由此可知,12月22日兩市融資融券交易金額為15.9億元,12月22日當天,滬深兩市A股合計成交金額達到988億元,融資融券交易占比只有2%。
“現在融資融券交易只能是普通投資者參與,機構不允許參與,因此制約了市場的發展;另外,普通投資者對于融券做空的交易規則普遍不熟悉,所以形成了融資業務遠好于融券的現狀,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融資融券業務的增量還是不錯的,但是市場行情不好,也制約了業務的發展。”西南證券(微博)融資融券策略小組研究員王大力認為。
在融資融券推出之初,對于融資融券探討最多的是其做空功能,因此,融資融券也和股指期貨一道,被視為抑制A股市場出現暴漲暴跌行情的兩大金融創新。但是股指期貨推出后對A股是亦步亦趨,融券業務的開展也并不順利。
“融券業務還面臨很大的制約就是券源不足,融券的券源來自券商自營部門,因此,券源的提供不一定能夠做到按需提供。另外融資的資金也來自券商,上市券商資金充裕,但是未上市券商就不一定。”王大力認為。
由此可見,最終的問題仍在于轉融通業務何時能夠開展。對于轉融通問題的解決,已經納入監管部門的議事日程,10月28日,證監會也發布了《轉融通業務監督管理試行辦法》。
“轉融通業務開展之后,現在的瓶頸問題應該能夠得到解決,到時券商就是一個通道,開展業務的熱情會更高。”上述券商相關業務部門人士認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