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券商通常都已建立了較為完善客戶資料管理系統,通過客戶分類能夠有效地篩選出合格的兩融潛在客戶,因此不存在找不到客戶的問題。
證券時報記者 邱晨
近期,兩融新開戶數出現暴增,顯示出部分券商兩融業務“圈地運動”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深圳某大型券商兩融業務負責人稱,目前部分大型券商已將兩融作為經紀業務轉型的新突破口。
券商跑馬圈地
統計顯示,經歷了今年3~4月融資融券賬戶開戶數分別激增2.5萬戶和2.7萬戶之后,至4月底滬深兩市的融資融券賬戶總數已突破10萬戶大關。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兩融賬戶的新開戶數已經接近過去一年的開戶總數。
在此之前,截至今年2月末,滬深兩市兩融賬戶累計開戶總數僅為5.9萬戶,即平均每月僅有5500個新增賬戶。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兩融開戶數激增的主要原因是在過去的兩個月中,多家具備兩融業務資格的大型券商均發起了業務推廣活動,邀請客戶開設兩融賬戶。
統計顯示,目前市場上僅有25家券商可參與該項業務,可融出資金和證券的規模較小。因此,融資融券仍然是一種稀缺資源,如果在市場大幅增長前夕,能夠搶占業務發展先機,對將來應對競爭有重要意義。
營業部認識缺位
雖然部分券商加快了兩融業務的推進步伐,但實際效果仍不盡如人意,即使在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券商中,為應付考核而拉來的無效賬戶仍占絕大多數。
據某券商統計顯示,在其營業部所有的融資融券賬戶中,有效賬戶比例僅為17%左右,即每5個兩融新開賬戶中,就有4個是從未交易過。
另一方面,多數券商的兩融業務開展進度仍相對緩慢,其主要原因在于由總部下達的戰略思想在營業部層面卻沒有得到貫徹落實。
有券商經紀業務部門負責人表示,雖然公司要求加強對兩融業務的推廣力度,但是多數營業部仍將其看作是多了一項額外任務,甚至僅視為一項考核指標。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營業部態度比較消極,方法和措施都非常被動,這也導致兩融業務在實際推廣中的效果較差。
據了解,在海外,融資融券業務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具備較成熟的市場和定位。但在國內,該項業務才剛剛起步,很多人對該項業務認識不清,僅將融資融券簡單地視作與客戶的一種借貸關系。
兩融“錢途”遠大
目前具備兩融業務資格的券商多為實力較強、經驗豐富的大型券商,這類券商都具備較好的業務拓展平臺。但有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指出,許多營業部在面對任務時仍提出諸多問題,如找不到客戶,客戶沒有需求,市場環境差等。
據業內人士介紹,大型券商通常都已建立了較為完善客戶資料管理系統,通過客戶分類能夠有效地篩選出合格的兩融潛在客戶,因此不存在找不到客戶的問題。同時,客戶參與資本市場的動機即獲得盈利,而兩融的杠桿效應是放大盈利的有效手段,因此也不存在客戶沒有需求的問題。
實際上,研究實力較強的券商,若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兩融業務研究支持,將有利提升其經紀業務的服務品牌,進一步促進其由通道向理財業務轉型。
某大型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稱,兩融的交易傭金仍然較高,假如業務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息差收入外的超額傭金收入將很可觀。如果券商能在提高市場占有率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有效交易賬戶的比例,其將為券商經紀業務實現成功轉型注入強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