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作者:吳松凱撰寫日期:2009-04-16
許多傳統的銀行業分析方法、指標和模型,運用時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某些時候甚至給出了誤導性的信息,因此,有必要對這些方法、指標和模型進行更為全面和細致的梳理,并進行必要的修正,與此同時,會計業績和各種會計數據,也極大受到各行披露政策偏好的影響,因此,通過差異調整使得橫向更具可比性,也是必要的。
在本文中,我們提出了一些補充的分析方法、指標和模型:衡量資產質量的存量撥備計提緩沖、增量撥備計提緩沖(此外,我們發現不良的歷史回收狀況和不良生成的跨周期變動情況,能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衡量利率風險的息差變動按季分解模型、息差變動來源分解模型;衡量資本內生能力的ROL(貸款回報率)、杠桿調整ROE;衡量收入結構和經營效率的單位資產非息收入、單位資產成本率。我們將看到,對于同樣的數據,這些方法和指標,在許多時候確實提供了更為深刻的洞察力。
我們也嘗試使用統一的口徑,對各行的業績進行重構。重構或者說還原的邏輯是,公司的分析應更多基于其相對真實和可比的業績,而不是管理層希望給我們看到的會計數據。調整的項目主要包括撥備、薪酬、稅收;與此同時,我們也對于無形資產和商譽是否調整的情景進行了區分,結果顯示,經還原的“真實”業績,與會計利潤相去甚遠,各行間差異也較大。而有意思的是,股價的波動似乎更多是跟隨會計利潤,而不是調整后相對“真實”的業績,換言之,截至目前,市場往往更愿意被動接受管理層希望給我們看到的,而不是進行更加獨立和客觀的分析。
目前普遍使用的利潤驅動因素分解模型,由于沒有考慮不同收入來源的成本配比,通常低估了息差影響,而高估成本和撥備影響。換言之,模型一方面低估了過往息差擴大對于銀行業績的正面貢獻,另一方面也將低估息差縮小對于未來兩年業績的負面影響。對此,我們對模型進行了修,對于規模、息差和非息收入的成本來源進行了更細致的劃分和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