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王硯丹
A股市場不斷挑戰新低,也挑戰著投資者的底線與耐性。
每一次熊市形成的原因都是不同的,但每一次熊市的結果都是相同的——市值灰飛煙滅,機構與散戶全部慘遭“血洗”。
剛剛在春天的反彈中喘了一口氣的券商資產管理業務近期也再次遭遇重創。盡管最近一個月以來滬指跌幅僅為4.19%(截至8月3日),但同期卻有多達54只券商資管產品跑輸大盤。中信證券3號、中信建投新經濟近一個月來凈值跌幅甚至超過10%(截至8月2日),令投資者損失慘重。
冠軍產品僅獲1.16%收益率
從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來看,最近一個月由于股市出現暴跌,券商資管產品凈值跌多漲少,僅有57只產品凈值正增長或持平,且多為債券型、量化型或是貨幣型產品,而凈值出現下跌的卻多達247只,其中29只跌幅超過5%。
整體而言,近期大券商資管產品做得更加糟糕。如中信證券旗下就有3款產品近一個月來凈值跌幅超過5%,包括排名倒數第一的中信證券3號,截至8月2日其月跌幅高達10.67%;同期中信理財2號和中信聚寶盆C凈值也下跌了5.57%和7.10%。
廣發證券旗下所有6款產品也齊齊下跌,其中廣發理財3號、4號、5號分別下跌8.27%、6.06%和8.12%;幾乎可以說是同進同退。
中信建投則可謂是悲喜兩重天。公司旗下的中信建投新經濟最近一個月凈值暴跌10.44%,僅次于中信證券3號排名倒數第二;但另一款股債平衡型產品中信建投穩健增利卻以1.16%的收益率位列304只產品之首。不過,1.16%就能登上冠軍寶座,A股市場之頹勢可見一斑。
整體倉位上升是虧損主因
另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券商資管產品凈值會在調整中大面積下跌,除了系統性風險無可規避外,二季度券商資管產品總體倉位上升,且習慣于抱團取暖或許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二季度末,券商資管產品持有股票市值為443.14億元,較一季度增加19.24%;持倉比重 (按凈值算)從一季度末的30.98%上升至35.12%;同時持有現金比重從20.32%下降至14.24%。
眾多券商資管經理不約而同選擇加倉的同時,他們又常常不約而同地看好相同品種。一個突出的特征是,二季度末眾多券商資管產品配置了金融和消費板塊。
6月底,最受券商資管青睞的股票是中國平安(微博) (601318,收盤價44.05元)和貴州茅臺(600519,收盤價246.96元)。中國平安被52只券商資管產品所持有,持倉總市值13.3億元,而一季度末時只有14只券商資管產品持有平安。貴州茅臺也被52只券商資管產品看好,6月末持倉總市值10.27億元。
另外,五糧液(000858,收盤價35.95元)被29只產品持有,伊利股份(600887,收盤價18.57元)和格力電器(000651,收盤價20.96元)被28只產品持有;中信證券(600030,收盤價12.01元)被27只產品持有,民生銀行(600016,收盤價5.99元)和招商銀行(600036,收盤價10.00元)的持有產品數分別為25只和22只。
盡管消費板塊近期表現抗跌,但在大盤走熊的背景下,僅憑配置一點消費股是無法規避系統性風險的,空倉常常是最好的選擇。熊市中,幸運的產品和不幸的產品都是相似的。能規避股市暴跌的產品,多奉行了“現金為王”的策略,或是進行固定收益套利,股票倉位很輕。而在暴跌中遭到血洗、大幅跑輸大盤的產品,幾乎無一例外在不恰當的時候加了很重的股票倉位,甚至遇上了 “黑天鵝”事件。
/樣本1/
中信證券3號展期后再踩“地雷”
成立于2007年4月6日的股債平衡型基金中信證券3號另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中信證券股債雙贏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但是從去年以來,中信證券3號卻一直沒有對得起“股債雙贏”這一名號。由于當時的重倉股神馬股份(600810,收盤價6.14元)重組失敗,踩中地雷的中信證券3號去年年底遭遇重創,2011年其凈值下跌了35.07%,排名墊底。
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3號一度較為謹慎,凈值僅下跌了3.31%。但是近一個月來,再次錯判形勢使其再遭打擊。這一次中信證券3號不是踩中一個地雷,而是由于股票倉位過重,踩上了一大片地雷,導致近一個月凈值下跌10.67%,在券商資管產品中排名墊底。
雖然中信證券3號合同中約定,可配置債券類金融產品中的投資比例為5%~100%,也就是說可以滿倉債券,但是從2010年三季度以來,中信證券3號債券持倉一直很少,更多則是投資于股票。2011年,中信證券3號股票倉位一直維持在八成左右,年底時持有股票比例為81.80%,債券比例則為0。
今年一季度,中信證券3號將股票倉位降至63.30%,也正是在這一個季度,中信證券3號實現了958.65萬元凈收益,凈值微增0.91%。或許因為一季度的表現讓投資者看到了希望,今年4月,存續期已滿5年的中信證券3號成功實現展期。但展期工作結束后,中信證券3號又重新開始建倉,二季度末,其股票持倉比例上升至78.24%,市值為4.09億元。
從二季報來看,中信證券3號盡管風格激進,卻奉行了“不將雞蛋放在同一籃子”的經典投資準則。6月底,其十大重倉股包括480萬股攀鋼釩鈦 (000629,收盤價3.84元)、318萬股中儲股份(600787,收盤價8.21元)、257萬股中恒集團(600252,收盤價11.96元 )、326.45萬 股 云 南 城 投(600239,收盤價6.42元)等,涉及鋼鐵、物流、醫藥、地產多個板塊。
但覆巢之下無完卵。由于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微觀層面幾乎所有的行業和公司都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而大盤在鈍刀割肉般向下磨底的過程中,往往指數跌1%,一些個股會下跌5%以上。如果只做多,系統性風險往往無從回避。7月以來,中信證券3號重倉股大多受到重挫。攀鋼釩鈦下跌12.46%、中儲股份下跌7.55%,云南城投跌幅更是高達24.38%。
二季報顯示,中信證券3號之所以保持較重倉位,與投資主辦劉輝先生過于樂觀的判斷有關。他在對三季度市場進行展望時表示:“第三季度,中國經濟的調整可能會探底成功,但隨后在較長時間里,估計也難以出現經濟的明顯好轉。由此政策的穩增長力度也會逐漸加大。中期看來,指數在經濟數據維持低迷和政策的不斷刺激中反復波動,并最終完成大的底部構筑。在這個結構調整完成之后,股指將會恢復并強化向上空間!
/樣本2/
中信建投新經濟逆市加倉地產股被套
而近一個月收益率排名倒數第二的中信建投新經濟也是吃了股票倉位過重的虧。不過和中信證券3號不同,中信建投新經濟基本把雞蛋放在了房地產這一個籃子里面。
這只成立于2011年6月23日的產品合同中約定的可投資范圍是 “0~95%權益類金融產品、0~95%固定收益類產品,5~100%現金類資產”。定期報告顯示,直到今年二季度之前,中信建投新經濟股票倉位一直不重。2011年三季度,其股票持倉僅有19.88%,至年底上升至24.19%。今年一季度末又進一步加倉至34.39%,但仍然處于較低水平。
4月以后,中信建投新經濟突然一改之前的穩健作風,開始大舉加倉股票。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投資主辦李偉先生判斷政策預期明確、流動性拐點正在形成過程中,因此“計劃隨著經濟復蘇信號的出現,在市場指數的回落過程中逐步提高股票持倉水平”。
不過,中信建投新經濟雖然在產品成立時不斷強調產品 “新經濟”的特點,表示要“在深刻把握新經濟時代特征的基礎上,在新一輪產業革命孕育和發展的過程中,構建符合新經濟發展趨勢和具有新經濟特征的股票組合,分享新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投資機遇,努力實現組合資產的保值增值”,但是二季度中信建投新經濟卻偏偏選擇了最傳統的行業——房地產。
李偉先生在二季報中表示,之所以選擇房地產而沒有選擇新興戰略產業,原因是“無法明確預期哪個行業能夠擔任未來主導產業重任,而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依然在持續,未來依然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根據資本市場的經驗,在貨幣政策放松的早中期,房地產板塊能夠大概率超越市場平均水平。從地產股的投資邏輯演變和股價空間來看,持有二線地產股的風險收益比更為可觀。因此重點布局二線地產股,以期獲取超額收益”。
6月底,中信建投新經濟股票市值約為1.22億元,倉位大幅提升至86.99%(占凈值比)。其十大股票投資中有8只都是地產股,包括320.26萬股嘉凱城(000918,收盤價3.46元)、143.95萬股云南城投、249.15萬股中華企業 (600675,收盤價4.23元)、250萬股萬通地產(600246,收盤價3.35元)等。
但是在中央明確房地產調控不放松的背景下,盡管6月各地房地產市場有所復蘇,地產板塊并未按照李偉先生的意愿出現反彈。中信建投新經濟第一重倉股嘉凱城7月以來下跌9.90%,云南城投和魯商置業(600223,收盤價3.97元)跌幅更是超過20%,中信建投新經濟的客戶們損失慘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