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微博) 作者:曹攀峰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雙城記》里這句充滿了矛盾的經典語句,可以貼切地形容券商資管業務走過的2011年。
在這一年里,受到利好政策激發,各券商資管部門摩拳擦掌、加足馬力奮勇直追;不巧的是,券商的一腔熱血碰上了低迷的市場行情,業績難看、產品清盤、發行遇冷成了伴隨券商一年的陰影。好政策與壞行情造就了券商資管的2011年,而券商資管的8宗“最”,則成了整個資管行業發展的縮影。
1、最令人期待的“備案制”
這是令人望穿秋水的政策,這是券商資管團隊翹首以盼的春風。去年底起市場即盛傳,券商理財產品發行將由審批制轉為備案制。
按照目前的流程,券商申報理財產品,必須在同一時間內申報同一類型的產品,且需20天左右的審批時間。若改為報備制,則意味著券商發行產品,僅需事先告知監管部門,備案期限屆滿,備案機關不表示意見就被視為同意。券商發行產品的速度必將大大提升。因此,備案制若出臺,券商理財產品規模將迎來新的擴容。
最近的消息是,監管部門下發的關于修訂《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法》的征求意見稿中表示,要為資產管理業務行政許可改革預留空間,調整《試行辦法》中關于“集合計劃審批”的相關規定,僅原則規定“證券公司設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應當依法履行報批或報備程序。”同時,監管部門也在制定《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備案管理指引》,以厘清集合計劃備案管理的具體要求。
據悉,由于此項制度涉及到《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目前證監會已報請國務院審改辦研究取消集合計劃審批。若國務院審改辦批復此事,業內期盼的備案制出臺,券商資管之花必將迎著陽光雨露,生長得更加燦爛。
2、最令人糾結的清盤線
1年有7只集合理財產品清盤,這在券商資管歷史上從未有過。而導致產品清盤的相關規定內容為,“在券商集合計劃存續期間,客戶少于2人,或者連續20個交易日計劃資產凈值低于1億,集合計劃應當終止。”1個億的規模成為券商集合理財的清盤紅線,也成了今天券商資管部門的頭痛線。
小集合理財產品面對的壓力更大,這類產品成立時規模本來就不大,因此稍有客戶贖回便有觸碰清盤紅線的風險。據統計,今年來,已有華泰紫金智富、中銀國際中國紅新股增強1號和國信金理財泰然1號和招商智遠穩健3號等7只產品,因為資產凈值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億元而被迫清盤,且以中小集合產品居多。如華泰紫金智富、招商智遠穩健3號等產品均是小集合產品。這其中招商智遠穩健3號成立時規模僅有1.05億;而華泰紫金智富成立還不滿1年就不得不清算。
也許,頗受清盤紅線折磨的券商資管,將迎來解放的曙光。根據最近監管部門下發的修訂《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法》的征求意見稿,監管部門擬刪除上述政策規定。監管部門認為,理財產品是否因資產凈值低于一定下限而終止應當由合同各方自主判斷和決定,由市場來選擇。而從國外監管實踐看,對于理財產品因資產凈值低于一定下限而強制要求終止的并不多見。
由此可見,將來的某天,券商資管有可能擺脫清盤紅線的限制,在運作產品特別是小集合產品時,后顧之憂將解除。
3、擴容最積極團隊:國泰君安
擴容無疑是券商資管2011年的核心議題。在行情不濟的今年,券商資產管理擴容無異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其中奔跑最快、最積極的一匹烈馬當屬國泰君安資管團隊。
Wind數據顯示,今年,60家券商資管部門共發行了98只集合理財產品,募集資金612.2億。而國泰君安資管團隊就發行了10只產品,占全部產品的十分之一,此外還有兩只瞄向定向增發的產品處于發行期。若這兩只產品發行成功,國泰君安今年相當于平均每月發一只產品。國泰君安的集合理財產品數量也將由原來的10只,大增至22只,在業內位居第一。國泰君安已完成發行的10只產品共募資42.52億。截至目前,國泰君安和中信證券成為業內兩家資管規模超百億的團隊。
國泰君安之所以能夠在弱市中大踏步前進,主要有其強大的量化投資團隊和固定收益團隊在背后作為支撐。據統計,國泰君安發行的6只產品加入了對沖套利以及量化投資的理念,且在弱市中,相關產品均取得不錯的投資業績。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國泰君安目前發行的6只量化投資產品單位凈值均保持在1元以上,其貨幣類產品君享穩健以5.88%的回報率高居今年所有集合理財產品之首。
4、最失意投資團隊:東北證券
2011是東北證券資管團隊失意的一年。一年來,東北證券資管團隊曾一度取得了良好收益,然而時至年終,重慶啤酒的“地雷”爆炸,令東北證券資管團隊措手不及。
按照集合理財產品三季度末公布的資產管理報告顯示,東北證券僅有的5只集合理財產品中,有4只重倉重慶啤酒,且持股量均接近10%的持股上限。12月8日重慶啤酒揭盲數據公布前,在所有券商理財產品中,上述產品的收益排名靠前。然而12月8日之后,重慶啤酒遭遇10個跌停,東北證券上述4只產品凈值大幅下滑。其中,東北證券融通一期和東北證券2號凈值在最近1月內跌去17%。
從過往數據看,2010年第一季度,東北證券1號就開始進駐重慶啤酒,彼時該股股價僅有20多元;而后東北證券2號、東北證券3號和東北證券融通一期先后于去年三季度、今年一季度和今年第三季度入駐。盡管關于重慶啤酒的疫苗真相還未到全部披露的時候,但遺憾的是,東北證券4只產品踩到“地雷”幾成事實。
事實上,2011年中,東北證券曾有不少閃亮的瞬間。如今年8月份,東北證券1號曾因詢價并獲配新股姚記撲克,而致業績大升,在132只混合型產品中短暫地坐過冠軍的位置。
5、發行最突出新兵:恒泰證券
2010年來,券商資管界可謂“新人輩出”,不斷有券商加入資產管理隊伍。2011年,世紀證券、長城證券(微博)、銀泰證券、恒泰證券、中原證券(微博)、廣州證券、金元證券和德邦證券等9家券商先后涉足資產管理領域,為業內注入了新鮮血液的同時,也加劇了業內的競爭。產品難發成為伴隨券商一年的痛。
在“新人”中,恒泰證券的表現可圈可點。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述9家券商共發行了10只產品,首發共募集56.9億份。其中,恒泰證券是唯一發行2只產品的團隊,募集份額位居首位,達14.3億份。其中,5月份發行的恒泰先鋒1號設定了8億份額的上限,在兩周的發行時間內,就募資了8億份,提前結束募集。
事實上,恒泰先鋒1號之所以有此成績,主要是因為該公司營業部較集中的內蒙古和吉林等地,各類理財產品相對較少,而且恒泰證券以近4000萬的自有資金參與恒泰先鋒1號,并提供有限保底,這讓當地投資者耳目一新。
產品發行和投資業績可謂券商資管的兩大支點。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恒泰證券的2只產品業績并不算突出,在業內僅算中等水平。
對于券商資管團隊來說,良好的業績才是其走得更遠、更久的保證。恒泰證券要實現3年規模上百億的遠大目標,還需要業績的持續保證。也考驗著以牛壯為核心的恒泰資管的投資能力。
6、最受追捧投資策略:量化投資
對于所有投資者來說,2011年的教訓是深刻的,也是在這一年,量化投資受到極度追捧。券商資產管理部門紛紛采用多種量化投資策略,為投資者創造更穩健的投資收益。
從目前看,引入股指期貨對沖、固定比例投資組合(CPPI)、指數套利、ETF(交易型開放式基金)套利等是業內主要的做法。目前,國泰君安、東方證券、第一創業證券、招商證券(微博)、長江證券(微博)等多家券商先后涉足量化投資領域。今年初,國泰君安率先發行首只量化產品——國泰君安君享量化,該產品采用市場中性策略,運用數量化選股及指數套利等策略,進行投資;此后,國泰君安又推出君享套利系列產品,利用ETF套利、分級基金配對轉換套利、轉債轉股套利等各種套利策略,捕捉由市場無效性產生的定價偏差。在控制跟蹤誤差的基礎上,輔之以市場中性策略,追求長期穩定、與市場漲跌相關性較低的絕對回報。
此外,第一創業證券的金益求金、東方紅資管的東方紅8號、浙商證券金惠套利通1號,招商證券智遠對沖1號,長江證券超越理財量化1號等產品,均引入股指期貨套保、套利的對沖策略,以對沖大盤系統性風險。
從投資成績看,今年量化投資產品的業績令人心動。在今年成立的106只產品中,收益排名前10產品中,有5只產品采取了量化投資策略。
7、空間最廣闊產品:信達現金寶
對于券商理財產品而言,客戶保證金是最廣闊的市場,這里有日均8000億到1.2萬億的閑置資金,如果這部分資金被有效盤活,券商理財產品的募集空間將被大大打開。2011年,信達證券創新型產品現金寶的成功發行,正是券商邁入客戶閑置資金領域的第一步。
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都不會時刻滿倉操作,于是在每天收盤之后,有大量的客戶閑置資金停留在證券賬戶內。券商通常將這部分閑置現金存放于銀行的客戶保證金托管專戶中,銀行以同業存款利率(約1.6%)向券商支付存款利息,券商以活期利率(約0.4%)向客戶支付利息。而通過參與信達證券現金寶,投資者可以獲得比活期存款更高的收益,而券商也可以增加收入。
按照信達證券現金寶的設計,該產品在不影響正常證券交易下,利用投資者資金賬戶的資金,通過組合存款方式,投資于各類銀行存款,投資于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比例為10%~100%,投資于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比例為0~90%。
信達現金寶一經發行,便受到業內關注。近20天的發行時間內,募集了1.8億資金。若6個月后,產品運轉良好,資金規模上限可以提高到70億元。公開資料顯示,12月21日,該產品迎來了第一次分紅,在1個多月的時間內,共創造了86.9萬的投資收益,投資者獲得分紅67.2萬。
據了解,多家券商明年有發行針對客戶保證金理財產品的計劃。
8、最具爭議反彈:浙商金惠1號
盡管A股市場布滿陰霾,但不缺乏令人欣喜的瞬間。7月份,浙商金惠1號的表現可謂令業內大跌眼鏡。
作為去年的冠軍產品,金惠1號自年初就表現萎靡,該產品業績曾經一度排名倒數。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該產品凈值為1.02元,在可比較的132只產品排名中倒數第4,今年以來收益率為-14%。然而,7月22日該產品凈值已飆至1.25元,半個月之間漲幅高達22.5%,金惠1號也由排名末尾升至榜首,而同期上證指數下跌27點。
有媒體曾以“奇跡”來形容金惠1號的表現,一時間風頭無二。仔細分析發現,出重資打新是金惠1號創造收益奇跡的重要推手。根據公開資料,金惠1號獲配40萬股佰利聯,以上市首日的收盤價計算,40萬股為其創造了1908萬元的浮盈,而在此后的幾日,佰利聯一直上漲,7月22日收盤價為124元。7月15日至7月22日,僅佰利聯便可將金惠1號凈值推高14%。此外,金惠1號重倉的亞廈股份、棕櫚園林和金種子酒在那個時間段表現也頗為強勢。
然而,金惠1號的反彈也頗具爭議。該產品的三季報數據顯示,金惠1號持有的佰利聯占其凈值的比例高達21.4%。但按照政策規定,單個集合計劃持有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不得超過集合計劃資產凈值的10%。顯然,在限售期的3個月內,金惠1號持有佰利聯的市值均超過了10%。 (本版文章由證券時報記者曹攀峰撰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