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
“我們正在關注事態發展。”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總監對記者稱。
他所針對的是本輪白酒股曝出的塑化劑風波。
然而,在風暴漩渦當中損失慘重的基金,在反應上卻顯得非常被動。
自11月19日,酒鬼酒曝出塑化劑至今,已有多位網友送檢茅臺。12月7日,香港網友“水晶皇”在其博客公布了53度飛天茅臺在香港的送檢結果,再次引發投資者對塑化劑的擔憂。
但是,與普通投資者的積極相比,消息最為靈通的機構投資者和機構研究員卻沒有送檢產品的行為。
“在酒鬼酒事件爆發之前,有關白酒含有塑化劑的消息在圈內就已經傳出,但投資機構最多是以賣出或者不買白酒股來規避這類風險,也沒有機構想著去送檢相關產品。”廣州某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稱。
事實上,歷史上地雷股的引爆也多是媒體披露,國內沒有投研機構研究報告曝出此類問題。
深圳一家大型券商的研究員認為,這反映了目前機構投研體系對A股市場的不匹配,也說明了看多思維主導下的局限。
被動應對
“基金公司當然可以送檢了。”深圳一家中大型基金公司的研究總監稱。但他認為,送檢的意義不大。
在他看來,“送檢是專業的事情,基金公司需要匹配專業的能力”。比如,如何選擇送檢商品的樣品,選擇什么樣的監測機構,如何對檢測報告進行評估等等。但目前基金公司的投研體系并沒有這樣的職能。
而在基金公司的投研機制上,他認為,基金公司也沒有必要送檢。“如果對某個企業產品質量表示懷疑,不買就可以了。即便送檢了,基金公司并不會對外發布內部報告,也不會對市場造成影響,因此送檢的意義不大。”
賣方研究機構也認為不用親自送檢。
上海一家券商食品飲料研究員認為,這跟現有的社會資源缺失有關。“即便我們想到要去送檢產品,也不知道給誰。”他稱,目前我國尚未建立權威的第三方監測機構。
這位研究員還稱,管理層的一些規定也制約著賣方研究機構這么做。“根據管理層的要求,研究員所做的研究必須依據公開信息,如果研究員親自送檢是否產生內幕信息?”
但深圳某大型券商的研究員卻認為,上述這些說法都是對自己能動性不足的辯解。他認為,研究員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進行研究的前提是依據的信息是真實的,如果懷疑信息的真偽,需要去求證。而當下研究員對信息求證主要來源于上市公司的調研,如果上市公司說其公司的產品質量沒問題,研究員很少會去通過其他方式來獲得產品質量方面的信息。
券商力挺白酒股
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多頭思維深入到買賣雙方的投研機構中。
對于基金公司的研究員而言,與其送檢產品,不如去調研有潛力的上市公司,因為在考核中,后者才是主要的。
多家基金公司研究員或者研究總監透露,基金公司對研究員考核的普遍指標是其推薦的個股對基金的貢獻,而對其提出個股的風險一般不作為考核指標。
即便像華夏基金[微博]這樣在業內研究實力最強的基金公司,研究員對個股風險提示雖計入考核指標,但其目的也不過是為已買的個股賣出服務。研究員發現的個股風險,如若公司沒有基金經理買入,其做的研究就是白費勁,也不會計入考核。
而賣方研究機構多頭思維更為濃郁。有媒體統計,即使在2011年的慘淡熊市中,105594份賣方研究報告中,給予“賣出”或“減持”建議的僅有7574份,僅占報告總數的7%。
事實上,在本輪白酒塑化劑事件爆發后,除了瑞銀證券下調酒鬼酒的評級,其他十多家券商的報告都在看好該股或者該股所處的白酒行業。
比如中投證券11月22日報告標題稱,《塑化劑風波未影響其他白酒銷售,行業超跌反彈在即》;國信證券11月28日報告稱《塑化劑長期影響有限,白酒超跌相對優勢突出》。
但從結果來看,在報告發出后,白酒行業并沒有預期反彈(超越大市)。11月22日至12月11日,洋河股份下跌4.83%、五糧液下跌5.6%。上證指數則上漲了2.71%。
“券商多頭思維的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方面是為了刺激服務的買方交易;另一方面是為了投行部門的業務;還有看重和上市公司的關系。”有行業研究員爆料稱,“券商研究已經淪陷為為買方提供和上市公司溝通的管道,因此要討好上市公司,如若出具利空上市公司的報告,那么在上市公司的地位下降,很可能被上市公司所排擠。”
相比基金公司和券商研究所的多頭思維延續,一些國內大型私募機構則在轉變研究方法。
據接近澤熙投資的人士透露,在酒鬼酒塑化劑事件之后,澤熙投資已經開始進行研究方法的轉型,以后的投資決策將會是戰略發展部、投資研究部和風險控制委員會三個部門的聯動,而并非是以往基于做多思維的研究方式,甚至從單純基于基本面的研究向多維度研究進行轉變。
這一說法,記者已從澤熙投資方面得到了證實:“戰略發展部的工作之一就是發現風險并提示。”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