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亮
近些年,券商“研報門”事件頻發,券商研發部門聲譽一落千丈,不時處于社會輿論風暴的中心。
作為券商研發部門核心客戶,基金公司也頗有怨言。
泰達宏利基金經理王詠輝在自己微博上貼出了一份“研究報告的含義與使命”對照表,對券商研報中專業詞語進行了解讀,對研究員很是“詼諧”的調侃了一番。如“靜待/有待/尚待”,其實就是“我覺得沒戲,但不好意思說”;“股價回歸理性”,是“跌得只剩一條褲衩”;“估值優勢凸顯”,就是連“褲衩”也跌“沒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2年7月10日,金融界發布一項榜單顯示,上半年,38家券商研究機構的周策略平均準確率僅為28%,成功率還不如擲骰子。僅過幾天,榜單上的“狀元”天風證券又成了投資者口誅筆伐的對象。緣由是7月13日天風證券發布凱利泰(300326.SH)研究報告稱,公司歷史業績優良、競爭優勢突出、出口業務值得期待,首次給予“買入評級”,不曾想,當日股價跌停,截至8月1日,累計下跌16.39%。
券商投研能力不穩定性充分顯現,一時之間投資者談“研”色變,同時,市場又不斷傳出分析師被潛規則等消息,券商研發部門聲譽跌至歷史低點。
“研報門”事件頻發,使得曾經備受機構、投資者“寵愛”的券商研究報告,淪落為“過街鼠”?券商研發部門又該怎么挽回投資者的信任和被邊緣化的命運?
研報亂象
券商研報“隕落”并非偶然,近兩年先后有中國寶安(000009.SZ)、涪陵榨菜(002507.SZ)、攀鋼釩鈦(000629. S Z)、重慶啤酒(600132.SH)等等一系列的“研報門”事件,使投資者損失慘重。
他們也或多或少有著共同點,研究員“懶于”實地調研、對財務數據處理不夠嚴謹、捕風捉影等等,是導致預測結果出現重大偏差的原因之一。
“研究員實地調研上市公司,多半也是通過董秘來了解公司內部情況,董秘的態度也影響著調研結果;相對來說,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不全、業績變臉過快等是影響分析結果的重要因素。”中原證券研究所所長袁緒亞對《英才》記者表示,研究所自身監管嚴格也可以大大降低錯誤率。
實際上,研究員在寫上市公司研報時也受到上市公司的意愿所影響,“如果你寫上市公司很差,導致公司股價下跌,那么下次上市公司就很可能不同意你實地調研了,這也是券商研報中很少有中性以下評級的原因之一。”某券商業內人士對《英才》記者表示,“看研報評級時,你自動下調一個評價看就是了。”
另外,在券商研發圈子里也有一個少有外人知曉的規則:沒有分析師資格的研究員,撰寫研報在業內已是常態。
“證監會規定,只有工作時間滿兩年之后他們才能考取資格,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袁緒亞表示,高級以上的研究員除了偶爾參與一些能夠提升業內知名度研報外,主要負責帶領研究員或者投資機構去上市公司調研,或者到這些機構去推薦研報,與買方機構高管溝通,建立良好的人脈關系等等。
研究員所發布的研報還有一個細節,值得玩味。一般每篇上市公司研報,都推測公司未來的盈利區間,并給出期限內可能達到的目標價位,但當上市公司股價短時間經過暴漲之后,達到或者超過這個估值時,研究員卻鮮有給出警示風險提示。
公開資料顯示,中科三環(000970. S Z)5月2日當天就有4家券商發布研報,均給予買入或者推薦評級,當日股價大漲,到5月21日累計大幅達到45.34%,均超過這些券商給出的目標價位。
“這可能是某些資金被套,以此來抬高股價,盡快出貨。”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分析師表示。另一位基金高管也表示,有些研究員“身后”就有一筆資金追隨,他們選擇發出研報的時間都是經過縝密設計的,為了使“身后”的資金獲利出場。
“這在業內應該是不存在的。”長城證券研究總監向威達向《英才》記者表示。
袁緒亞卻謹慎的表示,“這在業內有存在的可能,但隨著證監會對券商研報發布渠道的嚴格控制,研報會逐漸遠離普通投資者的視線,研究員‘身后’的資金很難再獲得巨額利潤。”
其實,投資者虧損嚴重,與市場上券商研報隨處可見,不無關系,這也直接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券商也不想在市場上公開發表研報,對了券商沒有任何利益,錯了又成為眾矢之的。”袁緒亞說。
為此,證件會先是發布了《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有關問題的調研綜述》,對券商研報的發布渠道進行了規范。今年6月19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又發布了《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對券商研報的數據來源以及研究員數據處理、研究員的職業規范有了更加明確的規定。
堵不如疏
“基金公司選擇發展投研團隊,也很正常,但作為第三方研究機構,券商研發部門仍有生存空間。”向威達樂觀的表示。
不過,袁緒亞分析認為,基金研究員相當于投資者去上市公司調研,而目前上市公司多是市值管理,一旦對基金調研處理不當,很有可能導致股價大幅波動,這對公司未來的投資策略有直接影響。如果公司管理層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前景,會選擇股權收購,基金公司進入會推高股價,公司的成本會有顯著提高,這也使得基金公司調研難度很大。
其次,大型券商無論在研發團隊規模以及投研能力上都有明顯的優勢,基金公司還很難撼動券商在研發領域的地位。券商作為第三方研究機構,本是客觀、公正的代名詞,遇到利益的威壓時,卻低下了高昂的頭。
“作為賣方機構,研究員已經被買方機構的意志間接束縛了。”袁緒亞感嘆道,如果研究員不配合基金公司的觀點,客戶很可能就流失了。
基金公司等買方機構仍是券商研發部門利潤源,向威達表示,“一旦研究員的報告,對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是相對負面的,這個研報也很難發表。”
券商研報一方面受制于上市公司的態度,另一方面還要看基金公司等買方機構的臉色,不能保持公正、公平的第三方研究機構,又怎會不被投資者、投資機構所拋棄呢。
“沒有賣方業務的研究機構還是比較客觀的”,袁緒亞對《英才》記者表示,這主要還是在于券商自己的態度。以前公募基金發展迅速,傭金比例較高,現在基金業陷入低谷,市場上也有調低傭金的呼聲,券商可享用的“蛋糕”份額明顯縮小,研發部門轉型也是一種趨勢,未來隨著中國產業發展的需要,券商可以逐漸選擇為產業投資基金、并購基金等不僅僅做二級市場的投資機構服務,以此擺脫基金大佬們的束縛。
現在的盈利模式以及行業現狀,券商很難改變,向威達認為,還是要依靠監管部門制定更加細化的規章制度,對券商研發部門、研究院違規等行為進行約束,使得執法部門有法可依、有法可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