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力受質疑 八成預測不靠譜
●南方日報記者 田志明
中國股市與歐美、中國香港等成熟市場的一大顯著區別,就是A股的散戶眾多,而成熟市場的投資者大多選擇專業機構幫助自己理財。正是這一市場背景,使得中國的券商報告在廣大散戶中有著巨大的“市場”和影響力。各種良莠不齊的免費券商報告充斥媒體,在股民間口耳相傳,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從而引發股價波動。
近期,多家券商深陷“研報門”,諸多雷人研報讓以“專業”著稱的券商顏面盡失,引發公眾及監管部門對券商研究能力的強烈質疑。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指出,中國證券公司研究能力處于很低水平,總體上難以形成價值投資的引導作用,與國際投行差距較大。
規范券商研報發布渠道,規范分析師行為,讓券商研報回歸服務機構投資者這一本源,避免低水平研報、“抬轎”研報誤導散戶,就成為監管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于廣大股民而言,在經歷了諸多“研報門”之后,也應該學會如何理性對待券商研報。
動態
證監會規范研報發布 或指定專業媒體
“股票太多了,根本就不可能都關注到。我一般都是在新浪、和訊等網站上看券商的研報,只要是券商研報中評級為‘強烈推薦’的,都會特別關注,并將其中的幾只放到自己的股票池,然后跟蹤、買賣股票池中的個股。”有著三年股齡的廣州某公關公司市場總監潘先生告訴記者。
面對A股滬深兩市2000多家上市公司,如何挑到心儀的個股,就成為廣大股民的一大難題。只有很小一部分資深股民掌握選股技巧,會通過公司基本面及技術圖形來選股,而大部分像潘先生這樣的股民都沒有專業能力選股。因此,券商的研究報告,往往就成為大多數股民選股的主要依靠。這也是免費研報在中國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
不過,券商研報的“免費午餐”很可能將在近期終結。
記者從多家券商處獲悉,中國證券業協會已兩度征求意見的《證券公司發布研究報告指引》及《分析師職業行為規范》可能在今年4月發布,新規禁止未經授權的公共媒體,轉載或引用券商研究所發布的研究報告,限定了14-16家媒體作為研報發布的范圍,這些媒體基本都是證券類的專業媒體。這也意味著,券商研報或許很快將從公眾媒體上消失。
中國證券業協會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券商報告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基金、私募等機構投資者,而不是散戶。但長期以來,券商研報在散戶中形成了較大影響力。不少分析師在做研報的時候,也根據大眾媒體的特點,用嘩眾取寵的標題、標新立異的概念,甚至不惜造假來吸引眼球。醞釀出臺新規的目的,就是要推動研究行業更加規范和嚴謹,減少違規行為的發生。
據了解,3月15日至16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就組織了一個“證券公司發布研究報告業務規范培訓班”。此次培訓班主要內容為發布研究報告業務的監管制度、行業自律規范、相關違法違規典型案例的教訓與警示,以及行業內交流發布研究報告業務的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核的做法。
此外,證監會最新表態,證券業協會正在制定細化的規則,對研報的發布和使用進行規范。國信研究員陳東勝表示,在規則出臺后,非客戶通過網絡等途徑獲得研報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容易。同時,普通投資者可通過證券公司、咨詢機構的投資顧問業務獲得研究報告,根據雙方約定付費獲取服務。
分析
“研報門”頻發 研報公信力喪失
“攀鋼釩鈦目標價可達188元”、“中國寶安石墨烯打開巨大發展空間”(事后證實中國寶安根本就沒有石墨礦產資源)、“青島啤酒(微博)未來存在7倍增長空間”、“2015年東阿阿膠(微博)塊每公斤零售價格非常可能達到5000元”……2011年,諸多類似的雷人研報不斷涌現,讓券商報告的公信力大受沖擊,并引發了一系列的法律訴訟。
以中國寶安石墨礦資源事件為例,2010年9月6日,湘財證券在一份研報中提出,中國寶安黑龍江寶安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可為貝特瑞(中國寶安控股子公司)提供近2.68億噸儲量、適合于鋰離子二次電池用的優質石墨礦產資源,評級為買入。這一報告出臺后,引發了平安證券(微博)、國泰君安、信達證券先后發布了類似研究報告,多份報告事實描述近似,觀點雷同,并引發中國寶安股價一路飆升。然而,2011年3月15日,中國寶安發布了澄清公告,稱研究報告中稱的石墨礦產資源公司并未擁有。
2011年6月,中信證券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黃巍發布研究報告稱,涪陵榨菜推出的一款產品,600克裝的零售價達到2200元。但這一說法最終卻被證偽,黃巍并未對公司進行調研,是按照“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做出的分析報告。
更雷人的研報是銀河證券2011年7月9日推出的研報:《攀鋼釩鈦點評:股價被嚴重低估》。銀河證券分析師王國平在研究報告中“旗幟鮮明”地指出,攀鋼釩鈦股價被嚴重低估,最低目標價也應該達到188元(注:2012年3月23日攀鋼釩鈦收盤價報7.02元)。不久之后,銀河證券發布聲明,稱其7月9日的報告《攀鋼釩鈦點評:股價被嚴重低估》中出現數據計算錯誤,將一個原本該放到分母上的百分比放到了分子上,導致結果相差巨大。這一巨大“失誤”,也成了銀河證券的一大笑柄。
不但在個股研報上頻頻出錯,在大市研判上,諸多券商也都扮演著算命先生的角色。在2011年初,有30多家券商對2011年上證指數運行區間進行了預測,但最終的結局顯示,超過八成券商的預測都不靠譜。
問題研報的連續出爐,以及對大市研判的不靠譜,將券商推向公眾質疑的高點,就連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也不得不指出,中國證券公司研究能力處于很低水平,總體上難以形成價值投資的引導作用,與國際投行差距較大。
影響
推動投資顧問機制形成
對于“招商銀行(微博):要知春時節,花蝶解語前”、“寧波銀行:杏紅桃芳菲,江南春燦爛”、“專業補腦殘,國產植入醫械并蒂蓮”這類華而不實或者嘩眾取寵的研報,投資者可以一笑了之;但是,面對“攀鋼釩鈦股價或上188元”、“2015年東阿阿膠塊每公斤零售價格非常可能達到5000元”這類“含金量”極高的報告,投資者不可能不重視。“攀鋼釩鈦股價或上188元”的研報出臺當天,攀鋼釩鈦股價就報漲停,迫使公司緊急停牌應對。
A股市場上,投資機構與券商勾結,利用研報拉抬股價吸引散戶抬轎的事情屢見不鮮,已經成了一大頑疾,最終的受害者往往是廣大散戶。這也是去年以來“研報門”引發多起訴訟的原因所在。一系列“研報門”的出現,表明監管部門對券商研報進行嚴格管理很有必要。
國信證券研究員陳東勝指出,在賣方研究正在遭遇盈利困境與行業形象尷尬之時,新規的實施,有助于推動券商投資顧問機制的形成。
此前,券商的利潤來源,主要靠傭金、開戶費以及向機構投資者出售研報。而投資顧問模式則是券商面對個人投資者開展的業務,通過收費的方式,向個人投資者提供有針對性的顧問增值服務。由于A股市場有上億的股民,這塊市場也被券商視為“藍海”。
記者獲悉,自去年以來,包括中金、國泰君安、申銀萬國(微博)、國信證券等諸多大型券商,都在通過買方研究團隊向普通客戶推送證券投資咨詢報告,投資顧問機制在逐步成型之中。去年底,中金公司宣布將經紀業務部更名為“財富管理部”。該公司的研究定位,從傳統的賣方研究轉向買方研究,還接受受托客戶研究,如一些上市公司大小非增持、減持等。在以研究為依托的情況下,中金公司財富管理部2011年非經紀業務收入占該部門總收入的比例已經超過50%。
廣東百川投資公司董事張林告訴記者,券商所做研報,主要服務對象是機構投資者,側重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分析,但不構成買賣股票的操作建議。但由于股民不成熟,加上各種誤導因素的存在,使得研報在散戶中也有著相當影響力;而投資顧問機制則強調對股票的買賣時點把握,投資顧問可以提供給自己簽約的個人客戶較為周到服務和買賣建議。“這才是廣大股民真正需要的東西。”
雷人研報回顧
【典型案例】
攀鋼釩鈦:目標價188元
2011年7月9日,銀河證券分析師王國平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攀鋼釩鈦股價被嚴重低估,最低目標價也應該達到188元。王國平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通過攀鋼和全球主要礦企和國內礦石型上市公司的比較發現,攀鋼股價目前處于明顯的低估狀態,也意味著公司股價未來上漲空間巨大,未來增長潛力非常值得期待。在銀河證券發布這份報告的時候,攀鋼釩鈦的股價為12元左右。在上述研報刺激之下,攀鋼釩鈦股價在研報發布當天下午巨量漲停。收盤后,銀河證券發布一份致歉聲明,稱該報告中出現數據計算錯誤,導致結果相差巨大。
就是這個被視為未來股價上漲空間巨大的股票,上周五(3月23日)的收盤價跌到7.02元,相比研報發布時的12元,大跌了40%以上。
中國寶安:石墨礦無中生有
2010年9月6日,湘財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提出,中國寶安黑龍江寶安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可為中國寶安子公司貝特瑞提供近2.68億噸儲量、適合于鋰離子二次電池用的優質石墨礦產資源,評級為買入。隨后,平安證券、國泰君安、信達證券也先后在2010年11月5日、2011年1月21日和2月21日發布了類似研究報告。隨著多家券商的唱多,中國寶安的股價開始一路飆升,并于2011年2月份到達每股25.45元的高點。
中國寶安在2011年3月15日發布了澄清公告,稱研究報告中稱的石墨礦產資源公司并未擁有。此澄清公告一出,引發中國寶安股價大跌,投資者損失慘重,四大券商的買入評級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多位投資者起訴相關券商,要求賠償其不負責任的研報所帶來的損失。上周五中國寶安的收盤價僅為11.15元,距離25.45元的高位,跌幅超過50%。
東阿阿膠:每公斤5000元不是夢
2011年6月,申銀萬國分析師撰寫的一篇關于東阿阿膠的研報稱:“復方阿膠漿目前是一天服用3次,1次1支,公司計劃將說明書改為1次2支,增加復方阿膠漿的使用量。”研報還指出:“到2015年東阿阿膠塊每公斤零售價格非常可能達到5000元。”
從市場實際情況看,從2010年到2011年7月,東阿阿膠旗下阿膠塊產品經過5次提價,阿膠零售價每公斤終于突破了千元大關。但是,在國家嚴控物價上漲的形勢下,阿膠零售價繼續上漲的空間已經受到很強的壓制。這時候申銀萬國分析師喊出了“2015年5000元不是夢”的口號,確實相當雷人。
針對這一雷人研報,東阿阿膠和申銀萬國雙方隨后都回應表示,事實并非如此,報告有欠缺。
用易經預測股市:滬指站上2800點
2011年初,申銀萬國首席金融工程分析師楊國平在其微博上透露用易經預測的當年A股走勢,認為辛卯年(2011年)大盤最大運行區間為2500點~3600點,并以干支解讀辛卯年市場熱點。結果預測與市場真實走勢大相徑庭;2011年11月,楊國平再次從易學角度,展望了冬季行情,并作出指數連拉陽線的判斷,即2012年2月4日大盤在2800點以上。市場的真實情況是,今年2月份大盤的最高點位不到2500點。有網民戲謔稱:“相差300點,這樣的預測,上億股民都會。上億股民都能當首席。”
皮海洲(微博):新規加劇信息不對稱
【專家觀點】
新規禁止券商研報通過公眾媒體發布,而是將發布范圍限制在證券類的專業媒體上。監管部門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此舉來規范研報的發布,盡量減少因研報引發的投資糾紛,保護散戶的利益。但是,這一舉措最終能否奏效,專業人士卻深表質疑。
財經評論員皮海洲就指出,從證券業協會“禁止未經授權的公共媒體轉載或引用券商研究所發布的研究報告”這一措施來看,證券業協會對券商研報的管理明顯是本末倒置,甚至有“護短”之嫌。
皮海洲表示,“研報門”頻發,并非是公共媒體傳播造成的,而是研報本身的“硬傷”。監管部門應該追究的是涉案券商及有關分析師的造假責任,追查券商以及分析師與某些機構之間的利益關系,并盡可能地提高券商研報的質量,杜絕券商研報中的虛假陳述等問題。但市場監管者卻從券商研報發布渠道來著手解決問題,此舉實在有些背本趨末。“當然,對券商研報的發布渠道加以規范也是需要的,但我們應該看到,再規范的券商研報發布渠道,也都難以解決券商研報質量上的問題,包括虛假陳述問題。”
皮海洲認為,在信息高度發達的當下,禁止券商研報通過公眾媒體發布,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券商研報大面積公開的問題。讀者群也不會一成不變,機構一定看專業媒體,中小投資者就一定只關注公眾媒體。新規的實施,反而加劇了信息的不對稱,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說也不公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