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科競
據媒體報道,中國證券業協會將禁止未經授權的公共媒體轉載或引用券商研究所發布的研究報告。本欄以為,一旦這一政策落實,投資者非但有福,反而會因此承擔更大的風險。
現在的券商研報,各個媒體都能使用,投資者可以從自己喜歡的媒體獲得需要的券商研報,一旦只有獲得授權的媒體才能發布券商研報,那么供需關系將發生明顯變化,有資格發布券商研報的媒體將成為稀缺資源,券商研報眾多,刊登研報將類比廣告。
對于眾多研究報告,少數媒體將不會選擇投資者喜歡的刊登,而是選擇向媒體付費的券商研究所,屆時投資者能看到什么研究報告,就要看哪個券商肯打廣告,這絕非投資者之福。
想看自己喜歡的研究報告怎么辦,投資者還可以直接聯系研究所索取。但研究所的研究報告還是希望賣錢的,如果誰都可以白要,那還怎么賣錢?于是券商研究所也會將客戶劃分三六九等,付費的客戶先看到研報,免費的后看到研報,最終券商研究所演變為咨詢機構,受害的還是普通投資者。
券商研報坑人,本不是媒體轉載的錯,限制刊登、引用,反而會讓投資者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現如今券商研報流傳廣泛,投資者可以多家對比去偽存真,如果失去比較的基礎,那么投資者又怎么能發現券商研報互相抄襲?怎能知道眾多機構的觀點不一?本欄認為,媒體任意使用券商年報,不僅沒有對投資者權益構成損害,反之還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中小投資者,因為陽光化絕對不是壞事。
管理層想規范券商研報,肯定是一件好事,對于券商研究所,如果長期抄襲他人研究成果,自然有法律可以制裁;如果只是泛泛而談,沒有真材實料,那么投資者也會逐漸冷落這個券商的研報;至于虛假言論和不實信息,管理層可以進行事后追究。不讓媒體引用,根本無法阻止不當研報的傳播,反而還讓投資者權益受損后無法獲得必要的證據。
券商研究報告也并非一無是處,它為投資者提供的專業知識和行業信息一般還是比較靠譜的,至于對個股或者板塊的走勢判斷,投資者可以不加理會;對券商研報提供的信息,自己進行判斷,這樣也是規避研報風險的一個好辦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