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直投開閘4年僅兩例退出
48個項目成功上市,平均賬面回報率3.8倍
早報記者 忻尚倫 實習生 唐思慧
頗具爭議的券商直投業務推出至今已4年有余,然而進展并不如想象中迅猛。
統計數據卻顯示券商直投業務通過IPO(首次公開發行)實現退出的,至今僅有兩例,不過平均賬面率達到了12.89倍。而加上其余尚未完全退出或仍處于限售階段的投資,伴隨著二級市場股價的走低賬面回報率嚴重縮水,平均僅有3.8倍。
限售期長于PE全行業
投中集團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底,券商直投僅有機器人和青龍管業2個項目完成實際減持退出。
中信證券旗下直投公司金石投資通過參與機器人的PRE-IPO(上市前入股)累計套現3.01億元,實際減持回報率19.9倍。廣發證券(微博)旗下廣發信德通過減持青龍管業,套現2752萬元,實際減持回報率5.88倍。這兩起退出案例累計套現金額3.3億元,除去兩家直投公司初期投資成本后,實際盈利3.1億元,平均回報率達到12.89倍。
另外,金石投資持有的昊華能源股份、海通證券旗下海通開元持有的銀江股份、華泰證券旗下華泰資金持有的通鼎光電股份,3個項目已開始減持,累計套現金額14.1億元。剩下的股份賬面持股市值0.9億元,平均回報率已降至6.10倍。
自2007年中信、中金公司等首批獲得直投試點牌照后,券商參與非上市公司直接股權投資全面開閘。隨著前期直投項目陸續上市,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券商直投開始進入獲利回報期。目前已有12個項目獲得解禁,占所有直投項目業務的比重為25%。
但由于券商直投模式一直飽受爭議,監管層審核趨嚴,使得券商直投股份限售期一般較長,券商直投項目實際減持進展也較為緩慢。
截至2012年一季度,共有9家券商的48個直投項目成功上市,券商所持股份平均限售期在1.7年左右,而PE(風險投資)行業平均水平基本在1.3年左右。
雖然直投具有與券商投行業務高度相關性的獨特優勢,但券商直投項目在PRE-IPO所需時間遠低于PE行業平均水平。數據統計顯示,從首次投資至掛牌上市,券商直投項目平均所需時間為1.2年,低出行業平均水平52.4%。其中,有52.1%的直投項目所需時間為1至1年半以內,20.8%的直投項目僅需半年到1年以內。神州泰岳(300002)2009年10月登陸創業板,距金石同年5月投資不到半年,創最快紀錄。
平安證券(微博)賬面回報率腰斬
而隨著二級市場2011年以來的逐級下探,剩余43個尚未啟動減持的券商直投項目賬面回報縮水嚴重。
統計顯示,與持股企業上市時的市值(以發行價計算)比較,在43個項目中有30個的賬面市值出現下降,占比69.8%。合計最新賬面市值44.3億元,最新平均賬面回報率為2.97倍,較IPO時57.1億元的賬面回報金額縮水22.4%,平均賬面回報率減少0.75倍。
其中,平安證券旗下平安財智的3個直投項目回報率縮水幅度最高。平安財智在貝因美(002570)、瑞凌股份(300154)、銳奇股份(300126)中的持股市值分別縮水至IPO上市時市值的51.9%、55.6%和61.5%。另外,中金佳成在貝因美(002570)中的持股市值也以51.9%的縮水幅度位居前列。
統計數據顯示,48個券商直投項目合計獲得IPO退出賬面回報(以未解禁股份計算)66.8億元,浮盈(已解禁股份)53.3億元,平均IPO退出賬面回報率為3.8倍。其中26個項目在創業板實現IPO退出,為券商帶來IPO退出賬面回報25.0億元。僅有4個直投項目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退出,帶來IPO退出賬面回報11.0億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