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報獨家獲悉,華西證券7月中旬已完成股改,并于近日向四川證監局進行上市輔導備案登記;西藏同信證券也于2月中旬完成股改。
理財周報記者 章銀海/上海報道
證監會[微博]對券商借殼限制未變,借殼上市標準等同IPO,令業內對于券商借殼松綁已經不再抱以過多期許。
理財周報記者了解獲悉,近兩年來眾多小券商已完成股份制改革。諸如華西證券、西藏同信等券商,為其通向資本市場邁出了第一步。
可是,隨著信用業務、新三板市場的興起,券商對于資金的需求日益迫切。無論是上市券商還是非上市券商,融資成為當務之急。
券商借殼尚未松綁
安信證券借道中紡投資曲線上市曝光后,市場對于券商借殼松綁的議論不絕于耳。甚至坊間傳聞,證監會將對“禁止券商借殼上市”的相關規定作出修改。
不過,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8月15日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根據現行《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有關規定,金融、創業投資等特定行業暫不適用借殼上市規定,由證監會另行規定。目前證監會對借殼上市的政策沒有發生變化。
八年前,廣發證券借殼S延邊路開業內之先河。隨后,一大批券商通過借殼曲線登陸了資本市場。
然而隨著券商借殼頻頻爆出內幕交易案件,證監會在2011年對券商借殼上市作出了限制。2011年國海證券借殼SST集琦,成為行業“絕唱”。
在借殼上市標準與IPO等同的情況下,滬上一位投行人士認為:“現在放開也沒有意義。IPO有嚴格的財務指標要求,經過前兩年低迷的行情,多數券商達不到要求!
但是資本市場的魅力還是吸引著券商將上市之路進行到底。證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共有7家券商處于上市排隊中。其中5家擬上交所[微博]上市,分別為國泰君安、東方證券、東興證券、浙商證券以及華安證券;國信證券和第一創業證券2家在中小板上市。由于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上述券商審核狀態全部為中止審查。
截至8月15日,證監會排隊上市企業共有596家。面對巨大的“堰塞湖”,部分券商則轉向H股上市,諸如中原證券。兩年前其向證監會提交了A股上市材料,但上市時間表遙遙無期。2013年下半年,在河南省政府的推動下轉向H股,并于6月中旬成功上市。
對于券商而言,上市除了財務指標外,還存在“一參一控”的難題。其中,國泰君安以及“匯金系”旗下券商是最佳的范例。
為了掃除上市障礙,國泰君安在年初即著手安排收購上海證券事宜。如今,股權收購已經塵埃落定,只等上會審查;“匯金系”旗下絕對控股宏源、申萬、銀河、中金、中投證券,但是僅宏源證券上市,其他券商上市始終受限“一參一控”。無奈之下,“匯金系”旗下券商只能另尋它法。銀河奔赴香港于去年掛牌上市;申萬吸收合并宏源,強強聯合;中金正準備赴港上市;銀河整合中投的消息也不脛而走。
中小券商積極股改籌備上市
“現在很多券商都在股份制改造,等到合適的機會就進入市場!币幻袠I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近兩年來眾多小券商已完成股份制改革(以下簡稱“股改”),邁出通向資本市場的第一步。除A股市場外,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及港股、新三板也是可選之路。
理財周報(微信公眾號money-week)記者獨家獲悉,華西證券7月中旬已經完成股改,并于近日向四川證監局進行上市輔導備案登記;西藏同信證券也已于2月中旬完成股改。
Wind數據顯示,目前已經完成輔導備案登記的券商還有恒泰證券、東海證券、南京證券[微博]。不過,2013年南京證券受萬福生科造假案影響,自身的IPO亦受影響。
另一家同樣深受投行項目影響的民生證券,早在2012年7月即完成股改。但因牽涉天能科技上市造假等問題,上市之路受阻。大股東泛海建設將其重組注入上市公司,并更名泛?毓。曾經的房企搖身一變成為“地產+金融+投資”的綜合性上市公司。
新三板市場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部分,2014年以來深受市場熱捧,包括券商在內的金融機構也紛紛掛牌新三板。據悉,湘財證券在2013年11月底完成股改后即著手新三板上市,最后于1月24日正式掛牌;另一家小型券商聯訊證券4月18日完成股改,3個月后即新三板上市。
業內人士看來,新三板已是公司上市、融資的“跳板”。對于融資需求較為迫切的券商而言,無疑是不錯的選擇。聯訊證券掛牌后不到一周即公布了定增10億計劃;湘財證券日前被大智慧收購,將曲線上市。
券商融資需求緊迫
隨著融資融券、股權質押等信用業務興起,新三板市場發展迅速,券商對于資金的需求日益迫切。
據理財周報記者統計,從2013年以來A股市場共有7家券商成功實施了定向增發,分別是興業、山西、西南、太平洋、招商、東吳、方正證券。實際募資總額422.55億元,平均每家募資60.36億元。除了方正證券用于并購民族證券、山西證券用于收購格林期貨外,其他券商募資主要用于擴大業務規模,尤其在創新業務。
部分A股上市券商則奔赴H股融資。如廣發證券欲A+H股上市,國元證券或將實現國元集團整體上市。
截至8月19日,資本市場共發行證券公司的公司債70次,發行總額1869.1億元,平均期限4.34年。目前僅5家證券公司債到期,1825.5億元仍未結清。
值得注意的是,證券公司發行公司債熱潮起于2013年年初,之前就發行過5次。2013年全年,共發行證券公司公司債38次,發行總額1179.6億元。2014年開始截至8月19日,累計發行公司債27次,總額604億元。
目前存續的證券公司公司債涉及券商有29家,既有招商、興業、光大等上市券商,也有齊魯、天風、東興等非上市券商。大型券商無疑是資金需求大戶,中信、海通、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分別融資275億、230億、190億、160億。中小券商中,國元、中原證券募資金額較多,分別融資50億、29億。
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方面,截至8月19日共有債券58只,債券余額883.5億元,平均期限3個月,涉及券商32家。相比公司債,短期融資券靈活度高、成本小,顯然更受券商熱捧,許多券商在一個短期融資券即將到期時,緊接著再發一個同等規模的短期融資券,使其資金鏈狀況保持穩定。
在短期融資券市場中,廣發證券以120億元取代中信證券成為資金需求大戶,中信90億元次之,國泰君安和華泰證券以85億元并列第三位。值得一提的是,一創、東海、華安、浙商以及恒泰,這些準備上市的券商并沒有選擇公司債,僅選擇短期融資券,而東興、東方證券則兩種渠道同時選擇。
(更多獨家報道請見理財周報官網http://www.lczb.net,微信公眾號money-week,以及在蘋果商品及其他應用市場下載理財周報APP)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