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懷洋
近日,有媒體報道券商行業并購基金推出時間窗口漸近,監管層正就初步方案調研并征求意見。眾所周知,國內券商長期以來經紀業務,僅僅充當了交易商角色,而并購基金可以當做是一個試驗田,為內地券商向國外真正意義上的投資銀行轉型破冰試水。
按照通常的解釋,并購基金是專注于對目標企業進行并購的基金,通過收購目標企業股權,獲得對它的控制權,然后對其進行一定的重組改造,待其盈利提升后再將其股權出售?梢哉f,并購基金所涉及的業務才真正體現券商的競爭力,在這個領域中結合了投資、企業管理、重組改造等方面的專業技能,體現出投資銀行較高的技術含量,這也正是國內券商與國際知名投行所欠缺的。
目前國內券商主要依靠經紀、自營和投行三大傳統業務,近兩年雖然經紀業務逐年大幅下滑,但仍然占據了總收入的一半以上,券商系并購基金的出現將使券商收入來源更加多元化,在經紀業務低迷的情況下提供新的利潤增長極。其實,在之前展開的券商直投業務試點就是為改變收入結構和盈利模式,經過4年的試點券商直投業務已經轉入常規,多半參與直投的券商開始盈利,這也為未來券商設立并購基金打下了基礎。
但是券商直投業務僅僅是自有資金的投資行為,主要投資處于發展初期的項目,著眼點在于IPO方式退出,獲取收益。并購基金則有很大不同,主要投資成熟項目,利用對目標企業的重組改造實現投資升值。在目前的監管框架下,證券公司只能以財務顧問的身份參與并購基金的管理,對并購基金的控制力度、投資決策的參與程度、盈利空間非常有限。而目前監管層考慮推出的券商系并購基金是由證券公司成立控股的并購基金管理子公司,券商是有直接的資金投入,這就增加了券商的投入回報和主動性。同時因為并購資金可以向社會募資,這也大大提高了券商資本的投資杠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投資銀行。
當然,一旦涉及到具有杠桿倍數的業務創新都需要謹慎,監管層在制定規則中應充分吸取之前直投業務中的經驗教訓,并購基金可以看做是擴大版的直投基金,面臨的問題也有較強的相似性,例如一旦目標企業涉及到IPO,如何規避券商利用保薦機構的身份造成PE腐敗,這些都是需要制定規則之初就慎之又慎的。
但無論如何,券商系并購基金的推出對國內券商的業務轉型都具有變革意義的創新,在全能投資銀行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