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李東亮
“為了5000元績效獎金,卻讓公司資管產品套了1萬多塊錢。”某中型券商人士秦川(化名)抱怨道,這都是他所在公司強行攤派產品惹的禍。
去年,秦川所在的券商發行了第一款資管產品。由于當時股市行情較差,公司股東考慮到首款產品的首發規模對未來業務開展及塑造品牌影響力有較大意義,因此要求凡在公司工作達到一定年限的員工,必須認購10萬元以上的產品,否則取消績效獎金。
秦川說,按照他的級別他需要認購10萬元的產品,而涉及的績效獎金僅為5000元左右。考慮到5000元已達到10萬元的5%,并且該項認購還有可能盈利,于是就答應了。
不過,剛剛畢業三年的秦川拿出10萬元全部積蓄來投資著實影響到生活。向來精明的秦川想到一筆“買賣”——他找到一個熟識的朋友,邀請幫忙認購,并約定如果盈利就五五分成,一旦虧損則由秦川承擔,但是不付利息。
不幸的事情總是出乎意料地發生,秦川這次認購也不例外。該公司產品自成立后運行一年來,虧損已近15%。“如果現在贖回,必須歸還1.5萬元的虧損。”秦川不甘地說道,他錯過了一次“套利”的機會。
秦川所指的套利,其實是利用借貸資金完成公司的攤派任務,從而得到5000元的績效獎,但又無需承擔因認購產品可能產生的虧損。
他說,根據招募書的說明,該產品第一個開放日在產品成立后的第三個月。一般而言此時產品剛剛建完倉,因此既不會大幅盈利,也不會大幅虧損,此時贖回即可完成一次相當漂亮的套利。“可惜當時因工作出差在外,不能完成柜臺操作,就錯過了。”秦川說,后來隨著凈值持續下跌,不甘虧損的他一次次錯過贖回的時機。
“其實這也是券商,尤其是中小券商發行資管產品秘而不宣的絕招。”秦川說,中小券商發行的資管產品,每次開放均會出現大額的贖回,就是這種“套利”的結果,“得到認購的好處后,趁產品尚未下跌,趕緊贖回是機構幫忙資金和公司員工不得已的選擇”。
“機構幫忙資金和員工強行認購都是表面現象,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則是整個發行機制。”秦川表示,去年以來,券商行業資管業務出現了“大干快上”的趨勢,部分投資能力較差的中小券商同樣拿到資管業務的牌照,但不允許公開宣傳的規定和1億元的成立門檻,逼得這些品牌影響力較差的中小券商不得不另辟蹊徑,包括使用強行攤派或變相強行攤派方式發行產品。
下一個贖回日將在下個月來臨。看著已浮虧近15%的凈值,而自己僅得到5000元的績效獎,秦川頗有些糾結地盤算著,是認虧1萬元立即贖回,還是繼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