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志勇
今年以來,安信證券9名首席分析師4人離職,五六十人的研究所流失了二十多名研究員。這股離職潮引發了媒體和業內的廣泛關注,業內人士評價安信證券研究所正在遭受“陣痛”。
昨天下午,兼任研究所總經理的安信證券副總裁李勇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解釋稱:“安信證券離職研究員90%去了買方機構。券商研究員太累了,安信的研究員尤其是首席分析師的離職與其職業規劃有關。”
券商研究員靜悄悄地來與去,雖經常發生,卻沒有激起大片浪花。如中國建銀投資證券,兩三年內,研究所人員變動超過一半;國信證券研究所,自去年研究所所長廖緒發離職始,多位研究員離去。最新的變化是,研究所所長一職由國信證券原廣州營業部總經理接任,老人離去的同時,新人來得更多。
昨天下午,李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安信證券最近一年多確實存在人才流動,但是總體實力和人員規模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安信研究所一直有著70人左右的規模,到年底計劃擴充到90人左右規模。”
“安信證券研究員90%去了買方機構,包括公私募基金、保險機構、PE機構等,跳槽同行繼續作研究員的不到10%。”李勇特別強調,“離職的四名首席分析師中,只有一人跳槽繼續做研究員,有一人是回家休息,另外一人去做私募合伙人,一人去嘉實基金擔任產品總監。”至于其他離職的研究員,李勇稱,主要是2008年新入行的研究員,據統計,安信離職研究員中,平均從業時間2.4年。這些研究員,在經歷兩三年的培養后,逐漸成熟,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職業方向。作為券商研究員,由于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很多人選擇轉行進入買方機構。
有離職研究員告訴本報記者:“安信證券研究員薪酬處于券商中等偏低水平,而且內部收入層級過多,收入差距很大,顯得有失公平。”
據李勇介紹,安信證券研究員的待遇主要依靠三大客觀性指標來確定,分別是客戶派點、合規評分、工作量,其中客戶派點在薪酬中占比最高。在這種數量化的考核中,部分新研究員薪酬水平就不高。李勇稱:“最近安信證券對于新研究員推行了新考核指標,更強調工作過程,而不是最終結果。入行一兩年的新研究員,薪酬結構中將以固定薪酬為主、獎金為輔,希望這樣能保證新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李勇透露:“和許多離職研究員作臨別交流后,我們意識到,外界甚至研究所管理層對于處于中間層的廣大普通研究員的評價缺乏清晰標準。各方對于明星分析師的追逐和認可,使得研究員拼命努力成為萬中挑一的明星分析師。而我個人認為,這些中間層研究員應該是證券研究領域不應忽視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