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葉
沒有永遠扯不破的遮羞布。眼下,一場券商保薦自查的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只是各家券商似乎都不愿意將此事公之于眾,對于媒體的采訪也是屢緘其口。
本報注意到,自從IPO重啟以來,參與保薦的券商終于嘗到了甜頭,受利益驅動,很多券商似乎已經失去了職業底線,甚至道德底線,只要是賺錢的買賣,大有不惜一切代價去保薦的沖動。也正因為如此,新股發行的情況讓證監會不由得感到陣陣尷尬,管理層也意識到,長此以往,資本市場將滿目陰霾。
當然,監管一直在努力控制券商保薦的迷途,但資本市場永遠有機可乘,有漏洞可鉆。尤其是IPO重啟以來,新股發行提速,在量增的情況下,質量便很難保證。以前名不見經傳的小券商而今卻成了券商保薦業務的領頭羊。這一現象的代表便是平安證券,雖然業內一直質疑其保薦的能力,但是數據表明,它就是眼下承銷保薦項目總量的第一名。
利益或許是券商進入承銷保薦迷途的根本原因。
眾所周知,很多券商為了拿到高昂的保薦費用,不惜一切代價,甚至冒險“內幕交易”,因為這就是一個金錢捆綁下的利益鏈條:如果券商所保薦的新股發行的價格越高,就能夠獲得更多的融資,而保薦機構就能夠拿到更多的保薦費用。于是,在上市公司的詢價階段,券商研究所配合保薦部門大肆推薦新股,機構也參與其中盲目高詢價,以便日后高位套現。如此一來,“有錢能使鬼推磨”的俗話便被演繹得淋漓盡致,而普通投資者則成為最無辜的群眾演員。
財經評論人曹中銘(微博 專欄)曾撰文指出,保薦機構是上市公司質量的把關者,A股市場上市公司質量整體不高,與承銷機構有著密切的關系。不負責任的保薦機構如同“IPO毒藥”。
從媒體的采訪過程中也可以看到,券商保薦確實“貓膩”很多。因為似乎很少有券商會自己主動站出來講述承銷保薦的故事,本報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也遇到了重重阻礙,無論是“涉案”券商還是上市公司,很少有人愿意為這個“現象”挺身而出。但發展中的資本市場不會放任券商保薦業務自流。最近一段時間,許多券商投行已經接到了當地證監局的通知,對各自以往承銷保薦的公司進行自查,要求各家保薦機構主要自查保薦項目是否符合《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第72條之規定。
第72條包括“證券上市當年累計50%以上募集資金的用途與承諾不符、公開發行證券并在主板上市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從上市之日起12個月內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之日起12個月內累計50%以上資產或者主營業務發生重組等”。如果發行人在持續督導期間出現上述情形之一,證監會將從自認之日起3個月到12個月內,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的推薦;如果情節特別嚴重,撤銷相關人員的保薦代表人資格。
不難看出,監管層此次要求自查的項目主要是針對業績變臉。
記者利用Wind數據進行統計,2010年共有466家新股上市,不幸有近100家公司業績呈變臉下滑狀。其中民生證券所保薦的科冕木業主業利潤同比虧損幅度達到了57.66%,而其今年一季度的主業利潤再虧近50%。此外,藍帆股份、雙箭股份、合眾思壯等公司業績下滑均接近50%,即便沒有達到自查的底線,但那時承銷保薦的券商在賺了“盆滿缽滿”之后,似乎也應該給投資者一個交代——無論是受利益驅使,還是真的看走了眼。
在輿論的重壓之下,管理層已經對券商保薦業務下狠手了。本期《華夏理財》也將結合券商自查的情況,對去年以來上市的新股進行數據統計,為市場揭露存在死角的上市公司以及保薦券商,供投資者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