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共有15家投行分享了IPO市場13.7億元承銷收入,平均每家實現承銷收入0.91億元。其中,前5家公司的承銷商收入高于平均收入。其他10家投行則在平均值以下。
2011年2月,國信證券承接了7家IPO發行,以超過3億元的承銷收入成為2月份IPO市場的最大贏家。緊隨其后的是華泰證券,當月笑納2.02億元的承銷收入。此外,承銷收入過億元的公司還有招商證券、東吳證券和國金證券三家券商,分別實現承銷收入1.42億元、1.32億元、1.11億元。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券商板塊(15只券商股)按流通股加權平均計算的2月漲幅為12.86%,遠超同期大盤,興業證券表現尤為惹眼,區間漲幅超過30%。
中金中信吃鴨蛋
統計表明,2月投行承銷收入最高的是國信證券,其在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全面開花,當月累計共有3.14億元的收入入賬,環比增加了90.36%,而與去年同期相比,也錄得130.90%的翻番增幅,占據了當月市場超過20%的份額,一舉超越了去年風頭甚勁的平安證券。
2011年2月,國信證券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分別承銷了1家、2家和4家IPO。
華泰證券則成為了2月投行業務最大的“黑馬”,當月承銷收入環比和同比增幅最高的公司都是華泰證券,環比相比上月有120%的增幅,同比增幅則將近600%。
而招商證券、東吳證券僅憑一單IPO便斬獲了過億元的承銷收入。作為創業板公司東富龍的主承銷商,該公司募集資金高達172000萬元,憑借8.2432%的高額承銷費率,招商證券一舉收獲14178.33萬元。同樣,東吳證券作為滬市主板公司廣電電氣的主承銷商,也獲得了13170萬元的承銷收入,其承銷費率也高達6.6015%。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中小投行項目大放異彩的平安證券未能延續去年的盛勢,平安證券在今年2月僅收獲兩單IPO項目,在同類項目承銷金額和承銷數量上均退出了前三甲的位置。2月,平安證券承銷家數較上月環比減少33.33%。
從2010年承銷家數情況看,平安證券、中信證券、國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招商證券承攬的股票債券承銷項目最多,分別為58家、56家、46家、36家和36家。
此外,在去年股票主承銷金額排名前五位的證券公司中,中金公司、中信證券、中銀國際、海通證券等四家券商均顆粒無收,2月IPO成績均為零。
行業拐點來臨?
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開文明稱,目前,券商行業發展的新拐點已經到來,券商將面臨第三波發展機遇。
“隨著市場好轉以及監管執行力度的加強,券商傭金率快速下滑的趨勢將明顯好轉。”海通證券高級分析師董樂認為。“創新業務超預期將成為2011年券商業績及股價的主要驅動力。”
“雖然新業務在短期內可能無法提供大的業績貢獻,但長期的成長空間已經打開,將提升整個券商板塊的估值。”開文明稱。
以“新三板”為例,截至2月28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共有132家公司掛牌交易,合計市值為160億元。2010年底,代辦系統主辦券商數量增至43家,其中41家同時可從事股份轉讓與股份報價業務。
屆時,券商業務收入的增量部分來自于輔導新進入“新三板”市場的中小企業到實施IPO期間的保薦費用,以及未來可能實施做市商制度帶來的買賣差價收入。目前,大部分券商均符合從事非上市公司股份報價轉讓業務的條件,該項業務有望普及到全行業,為大量中小券商帶來新增利潤來源。
具體分析“新三板”帶給券商的業務機會和業績貢獻的話,中信建投分析師魏濤預計,OTC業務將會為我國券商的經紀業務收入帶來21%左右的業績貢獻,將給券商業績帶來15%以上的業績貢獻。考慮到承銷費用以及直投業務機會,受益程度還將更大。
2009年底全國50余家科技園區共有53692個企業,實現收入78707億元,實現凈利潤4465億元。按照30%的利潤增速測算,2010年底凈利潤應該有5600億元左右。假設有10%的企業進入新三板,即5300家左右(50個園區,每家100個左右),凈利潤大約合計為1150億元,給予25倍PE,則市值大約為25000億元。
魏濤分析,對券商經紀業務收入貢獻大約10%,加上做市收入,合計貢獻應該在15%。此外,對于投行承銷費用,帶來投行承銷收入5億-25億元。
對于券商的受益程度,其認為有兩類公司受益較大:一類是投行實力強的公司,如中信證券等;另一類是注冊地當地的科技園區實力強大的證券公司,如長江證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