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保薦人已達1618人,比2009年的1297人多321人。
■本報記者 韓 喆
證券保薦人制度實行的第7年,“第一看門人”、“金領中的金領”、“不負責任”、“拔苗助長的高手”,這些詞匯被奇妙地揉合在一起,用以稱呼證券保薦人。
在最近的2010年全國保薦人代表勝任能力考試中,共有2944人參考,“單科至少50分,兩科總分不低于120分”的合格者僅僅31人,通過率僅為1.05%。通過率為歷次考試最低,這是一個讓人們嘩然和驚訝的數字。
與保薦人“金領中的金領”地位相稱的則是其年薪。據稱,有幾年從業經歷的保薦人的年薪在200萬元以上,最高的近500萬元。
就在近年來通過率最高的2009年保薦人考試前,證監會首次處罰了保薦人,3名保薦人各被撤銷資格和1年內不受理申請。而去年前10個月,53家公司IPO過會被否,引發業內人士對保薦人的專業性與職業操守的質疑。
保薦人制度存在的問題已引起了證監會的重視。2010年12月10日,證監會發布《關于保薦代表人盡職調查情況問核程序的審核指引》。其中要求,今后的每一個IPO項目,保代必須針對發行人的37個核查項目逐一“簽字畫押”。
此外,保薦人考試中增加考查點很難提前準備的實務類題型。
1.05%的通過率創歷年最低
“如果沒有證券、會計、法律基礎的,準備時間應該在3個月(脫產)以上,其中,光看會計課程的時間可能就要20至30天。”
在一份洋洋灑灑數萬字的名為《保薦人考試的一點感受》文檔中,記者看到,這里不僅有考試題型分值、各種題型的難度和通過率、準備時間的詳細解讀,而且還把考試的內容分門別類歸納了出來。
“如果能夠在考前脫產幾個月去準備,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只要你考過了,你就會覺得,這些都是值得的。”
不過即使經過如此精心的準備,2010年的考試結果卻不盡人意。2010年12月26日,全國保薦代表人(即推薦企業上市的證券公司所派代表)勝任能力考試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舉行,分為證券綜合知識和投資銀行業務兩科,3183人報考,2944人參考,最后“單科至少50分,兩科總分不低于120分”的合格者31人,通過率僅為1.05%。
據了解,截至2010年12月底,已經有保薦代表人1618人,通過考試未注冊人員1172人。而2011年的保薦人考試時間將會提前。
2004年,我國首次舉辦保薦人勝任能力考試,當年考試通過率約為40%。此后幾年的考試通過率分別降為9%、5%、10%和18%。首次考試通過614人,隨后通過人數逐年下降,最低時僅有88人通過。2009年的通過人數也創了歷年新高,通過率高于前五年16.4%的平均通過率。
而到了2010年,通過率瞬間跌至1.05%,創造出歷年最低的通過率紀錄。
很多人認為,2009年通過人數創新高曾被解讀為推進IPO的積極信號,而2010年難度很大是因為題型突變,業務類題比重大增。而實務型考查點很難準備,只有做過某一類型項目的應考者才會具有相應的知識儲備。
保代專業性和職業操守遭質疑
2009年保薦人勝任能力考試成績中,24%的通過率創歷年新高,630余名投行人士加入準保薦人隊伍。
然而在此前兩月內,證監會宣布對3名違規保薦代表人東方證券的林霖、平安證券的王志妮、國盛證券的張慶升等分別采取撤銷保薦代表人資格和12個月內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的推薦的監管措施。
這是自2004年實行保薦代表人制度以來,證監會5年內首次對違規保薦代表人進行處罰。
進入2010年,更是不斷有保薦人被處罰和指責。
原本定于6月10日上會創業板的松德包裝,9日下午卻被證監會臨時否決。上市前夕,競爭對手廣東仕誠對松德包裝進行了舉報。仕誠公司表示,松德包裝在招股說明書中提到的四項專利,都是抄襲仕誠公司的專利,屬侵權行為。因為專利無效,松德包裝與創業板失之交臂。
2010年6月,國信證券原投行四部總經理李紹武因違規參股待上市公司而被除名。廣發證券保代楊光、付竹未能“勤勉盡責”,導致招股說明書與實際情況不符,被證監會“監管談話”。
8月,華泰證券原投行部執行董事安雪梅涉嫌投行腐敗,負案潛逃。9月則曝出招商證券前保代周凱未對首單IPO桂林三金盡責督導。
有人士認為,自去年IPO重啟以來,券商保薦業務所暴露出來的確實較多。
首先,投行保代持股潛規則:要想上市先給100萬股。又根據中小板和創業板企業30元以上的平均價格,據此測算,保代能夠獲取的收益基本與二三千萬的估計相吻合。
其次,關聯方任保薦人,券商直投任保薦方,保薦人在上市前突擊入股。
第三,保薦人對上市公司把關不嚴的現象時有發生。
目前市場上個別保薦機構與保薦代表人要么業務勝任能力上存在問題,要么職業操守上存在問題,但利益至上卻成為行業的“潛規則”。
最高年收入直逼500萬元
物以稀為貴,保薦人早已成為“金領中的金領”。作為證券從業人員中收入最高的一部分人,注冊保薦代表人的收入動輒數百萬,原因就在于保薦人作為券商開展投行業務必備條件的同時,其數量又十分稀少。
2004年開始實施的保薦人制度規定,公司公開發行證券和上市時,必須由具有保薦資格的保薦人推薦,投行遞交給證監會的保薦資料一般需要兩個保薦代表人同時簽字。
由于愈演愈烈的傭金大戰,券商主營的經紀業務已很難再有起色,于是承銷業務自然成為重點。因此,保薦人的稀缺在較長的時間內,都將是不可改變的現實。
業內大致有兩種保薦人薪酬模式。一種是基本薪酬+年終分紅;另一種是基本薪酬+崗位津貼+項目提成。此外,券商為了留住保代人才,還有“續簽費”。即相當于新進保薦代表人轉會費的一定比例。一份調查顯示,各項收入來源算下來的話,2009年千名保薦人中最高年收入直逼500萬元。其中,較有吸引力的簽字費集中在80萬元,最高達到100萬元。
目前,保薦人被普遍稱為青春飯,雖然薪酬高,但首要條件是身體好,而很多保薦人在干幾年后就打算轉行,原因是非常累。
據統計,2009年我國共有保薦代表人1297人,準保薦代表人1564人。其中,2009年新注冊保薦代表人155人,轉會79人。
近幾年來,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券商保薦人的收入直線上漲。每年薪酬大約都會有20%的增長。
然而,面對利益的巨大誘惑,保薦人雖有高薪,卻仍難以克制發大財的欲望。據悉,李紹武在3家公司的總投入不足143萬元,但其持股市值已達3200萬元,回報率超過20倍。
2010年證監會曾公布的各家券商保薦人名單顯示,六大券商囊括了全國三成保薦人,其中國信證券以96名保薦人一枝獨秀,中信、廣發、平安、華泰聯合、海通分別擁有73人、56人、55人、55人和47人。這些人自然也成為各家券商爭搶的對象。而經過2010年底的考試之后,券商們的保薦人數將進一步增加。
而自去年6月份IPO重啟以來,各大券商承銷收入猛增,由此而來的挖人戰也日趨緊張。不光自己要去別的券商那里挖人,挖來人以后還要防著人家來自己這里把人挖走。這正是眼下券商的心態和苦衷。
不過,雖然2010年考試通過率只有1.05%,但保薦人群已經迅速拓展。2010年底,保薦人已達到1618人,而2009年這個數字還是129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