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的高手
記者 伊莎 李茵琳
開門就搞砸了!2010年齊魯證券奮力地想在IPO首發中分一杯羹,然而其第一個上會項目——同大海島卻問題纏身,不僅盈利能力和經營風險備受質疑,公司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文件也被認定為造假。齊魯證券的保薦專業性實在讓人不敢茍同,保薦代表人葉欣有將同大海島包裝上市的嫌疑,因此其被稱為2010年十大保薦包裝“黑手”NO.5。
除了項目“夭折”之外,齊魯證券的主承銷業務也是“囊中羞澀”。統計顯示,自2009年IPO重啟以來齊魯證券保薦的IPO項目只有6家,主承銷業務收入僅有1.29億元,占券商保薦機構市場份額僅為0.57%。而在這部分僅存的順利過會的公司中,部分公司的業績還存在嚴重隱患。劣跡斑斑的保薦成績,將齊魯證券的保薦工作推向懸崖邊緣。
“全身是病”的同大海島
同大海島是齊魯證券2010年的第一個首發IPO項目,然而開門不利,同大海島問題纏身。資料顯示,同大海島主要產品為各種海島型超細纖維人工革基布和海島型超細纖維人工革,產品現廣泛應用于制鞋、箱包、手套、制球、家俱、汽車內飾、軍用品、勞保用品、體育用品、工業用品等領域。
問題一:持續盈利能力有限,成長性不足。
招股書顯示,同大海島2007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450萬元,2008年僅同比增長9.73%,為24637萬元,2009年卻出現了下滑,主營業務收入同比減少1.87%,為24177萬元。
拿著這樣的業績,同大海島憑什么申請上創業板?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創業板擬上市公司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于30%。而對照同大海島,2009年的營業收入應該是要比2008年同比至少增長30%,事實反而是下滑了1.87%。
問題二:產品缺乏競爭力,盈利能力不夠
與同行業的上市公司相比,同大海島產品的毛利率僅在2007年跑贏了同行業的雙象股份,其它年份均低于同行業的競爭對手。數據顯示,同大海島近三年的毛利率為21.85%、19.78%、23.05%;競爭對手禾欣股份近三年的毛利率為27.37%、28.74%、41.55%,雙象股份近三年的毛利率則為20.66%、23.41%、26.04%。
此外,在產量大幅增長的同時,公司的銷售收入并沒有出現同比例的增長,與之相伴的卻是,銷售價格的大幅下滑。招股書顯示,同大海島的產量從2006年的387.95萬米增長到了2009年的604.28萬米,增長率達55.76%。同時,產銷率一度超過100%;然而銷售收入卻從2006年的17489.06萬元增長到2009年的23848.39萬元,增長率僅為36.36%。“銷售收入滯后于產銷量的原因是公司產品的銷售價格從2006年的45.38元/平方米下降到了2009年的8.13元/平方米。為此,發審委對公司產品的競爭力表示擔憂。”漢鼎咨詢在其報告中稱。
問題三:高新技術造假
在申報稿中,同大海島大言不慚地宣稱,“2005年、2008年,公司先后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然而申報稿顯示,公司專科以下395人,占總人數比重為77.91%。也就是說,公司員工中專科學歷以上的人數占比僅為22.09%。就崗位劃分,其研發類人員僅僅31人,僅占總職工人數的6.11%。
而按照國科發文[2008]172號關于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公司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之一則是“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顯然,按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要求,同大海鳥在研發人員數據方面存在嚴重脫離標準現象。而其IPO的發審委也由此認為其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材料存在明顯造假嫌疑,證明其管理舞弊動機明顯。而保薦人則未盡職盡責,存在核查不充分的問題。
作為專業的投行人員,如果這么大的硬傷都發現不了,其專業性確實值得懷疑。資料顯示,保薦代表人葉欣曾保薦過數個項目成功上市,如軟控股份、青島金王等,那其在保薦同大海島的時候,是否盡職盡責調查過,到底有沒有去核查該資質的合法性,還是單純地依靠公司提供的有關證書給予認定,想當然地認為可以通過?是“專業性”缺失還是“專業選擇性”地缺失?
IPO項目被“卡殼”
事實上,由齊魯證券保薦的其他IPO項目也是頻頻受挫。自2009年IPO重啟以來,齊魯證券保薦了6家公司的首發申請,除了同大海島被否之外,另一家受保薦的公司山東豪邁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豪邁機械”)也因為有資產轉換時存在“瑕疵”而被發審會暫緩表決。
去年7月,本報發表了《豪邁機械首發被暫緩表決 疑強取豪奪子公司》等關于豪邁機械資產轉讓問題的報道。據悉,豪邁機械主要從事汽車子午線輪胎模具、輪胎制造設備的生產、銷售及相關技術開發。
然而,豪邁機械在2006年一次增資的合法性引起了財務專家的注意,甚至有強取豪奪控股子公司資產的嫌疑。
2006年年底,為了滿足公司日益擴大的經營規模,豪邁機械科股東會作出決議,同意公司注冊資本由原來的1,680萬元變更為5,200萬元。而在這次增資中,部分固定資產來自豪邁機械的控股子公司——原高密豪邁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由招股書顯示,該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注冊資本500萬元,經營范圍為機械配件鑄造、熱處理、加工業務。而蹊蹺的是,該子公司的產品主要供給對象竟然是母公司豪邁機械。
事實上,母公司一直是制約子公司發展的最大“絆腳石”。“為確保公司在輪胎模具行業內的技術和市場領先地位,要求高密豪邁減少甚至停止向公司之外的其他輪胎模具行業競爭企業的模具加工設備的銷售,使其銷售規模受到限制。”豪邁機械在其招股書中對此作出說明。
也是因為母公司的種種限制,導致子公司最終破產。2007年5月,高密豪邁召開股東會,決議注銷該公司。就在子公司被注銷后不久,母公司豪邁機械就以“欠債”為由,強行收購了子公司的固定資產。但對該部分資產,公司方面并沒有出具驗資報告。
而收購子公司資產的理由,豪邁機械的解釋也顯得牽強附會。“原高密豪邁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于2004年11月分別與張恭運、馮民堂、柳勝軍、徐文和、徐華兵等9人簽署《借款協議》,先后通過借款1080.80萬元方式購買部分機器設備及零配件進行加工、組裝模具加工機械。”但是,招股書上并沒有對數百萬借款的來源作出詳細說明。
對此,有財務專家提出了質疑:“母公司先是限制了子公司的經營規模,然后在上會之前把有同業競爭的子公司注銷掉,最后把子公司的資產占為己有。因此這部分資產來源的依據,以及實際數額還有待商榷。”該人士指出,豪邁機械這次“以大吃小”的增資疑點重重,公司應該算清資產舊賬再上會。
市場份額僅0.57%
不僅保薦的公司上會“夭折”,實際上,在眾多保薦機構中齊魯證券主承銷業務也是落后的。根據wind資訊的統計,自2009年IPO重啟后算起,齊魯證券保薦的IPO項目只有6家,主承銷業務收入僅有1.29億元,占券商保薦機構市場份額僅為0.57%。而這6家公司,一家被否,一家被暫緩表決至今仍未通過,由此一來,齊魯證券的IPO項目通過率僅為67%。
記者查閱了齊魯證券保薦的上市公司,部分公司在上市之后都不同程度地在業績、二級市場方面隱藏危機。自IPO重啟以來,由齊魯證券保薦并順利過會的公司共4家,其中3家已經上市。然而,這3家業績卻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易世達(300125)就是其中之一。資料顯示,易世達去年10月13日上市,主承銷商是齊魯證券。公司上市之后,易世達曾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去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42054萬元,同比增長49.64%,公司實現凈利潤5411萬,同比增長101.7%。每股收益12.3元,同比增長51.85%。
財務專家指出,規模效應使公司凈利潤較去年有較大增幅;公司營銷力度的加大,使公司在余熱發電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公司目前股價對應10-12年PE分別為:56倍,45倍,38倍,屬于估值偏高。
然而,易世達亮麗的業績卻是以高成本作代價的。此前,曾有媒體連續報道易世達,直指公司的高成長性假象。雖然易世達在報告期內的凈利潤總額增長迅速,最新的財報卻顯示,易世達去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成本高達3.56億,同比增幅近42%。
另外兩家公司寶通帶業(300031)和新朋股份(002328),業績也是平平無奇。去年的三季報中,寶通帶業前三季凈利潤為3354.35萬元,同比下降近10%;新朋股份前三季凈利潤為11283.58萬元,同比下降5.02%。
業內人士點評
保薦人照理應當負“推薦失察”的責任
據相關投行人士透露,很多保薦代表人目前已經淪為簡單收取簽字費的簽字人,保薦代表人多數不是項目的具體經辦人,對于發行公司的情況缺乏了解,甚至從未到過現場實地核查,也很少參與招股說明書等申報文件的制作,而是把實際工作委之于其他非保薦代表人。
為此,有業內人士直言,保薦機構作為公司上市、發行證券第一把關人,有承擔其保薦法律后果責任的財力,如果所保薦的證券發行出了問題,照理也應當負“推薦失察”的責任。但是,現在由于對保薦代表人資格的過分關注,對于保薦代表人以及保薦機構的責任,反倒被放到了一個比較次要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