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業從綜合治理走向日常監管,行業誠信再次遭到拷問。
【《證券市場周刊》記者 袁京力】從肖俊光違規炒股到謝風華涉嫌內幕交易
歷經3年的綜合治理,券商業貌似已經遠離涉嫌內幕交易這類話題,但2010年卻又見多起。
4月初,一份自稱興業證券(601377.SH)內部員工的舉報郵件引起軒然大波。郵件稱,興業證券信息技術部副總經理肖俊光,利用崗位特殊權限查詢跟蹤公司的自營股票池,并在其親屬開設的賬戶操作。
這位匿名舉報人員還把肖俊光所跟蹤的股票買賣清單給予曝光。此后,興業證券迅速展開調查并撤消了肖的行政職位,并表示肖俊光僅屬于違規炒股,不能視為老鼠倉。
此后,據稱該事件導致了福建證監局的調查,但最終卻不見處理公開的結果。
如果說肖俊光只是違規炒股,那么中信證券(600030.SH)投行部副總經理謝風華和其妻安雪梅則觸及法律:他們涉嫌在重組ST興業(600603.SH)過程中存在內幕交易,但謝和其妻在監管部門的調查過程中逃匿。
生于1971年的謝風華,從1994年開始從事投行業務,是首批保薦人代表之一,原為國信證券投行部副總裁,2009年3月從國信證券離職,同年5月加盟中信證券,常駐上海,負責企業并購融資部的并購、重組業務。
據報道,ST興業重組項目為謝在國信證券時就接觸的項目,隨著謝轉投中信證券,項目也被帶往后者旗下。
重組過程中,謝風華涉嫌利用其堂弟的賬戶,買賣ST興業的股票。經人舉報,在2010年3月,中國證監會前往中信證券上海辦公室提取了謝風華的電話記錄以及電腦上的IP地址等資料。
此后,謝風華以“出去散散心”為由前往香港,最終消失在監管部門的視野中。
據報道,與謝風華一同逃匿的還有其妻安雪梅,后者亦是首批保薦代表人之一,曾擔任華泰證券(601688.SH)投行部執行董事,曾為多家上市公司的保薦代表人。
目前,此案尚沒明確說法,但謝風華案是近年涉及的層面較高、影響力頗大者,也絕不是個案。據媒體報道,類似謝風華這樣的投行人士泄露重組信息、參與內幕交易的行為大有人在,而證監會也在加大打擊的力度。
國信李紹武涉嫌PE腐敗
國信證券前員工李紹武涉嫌違規投資所保薦的上市公司案,則為近兩年IPO放行、尤其是創業板放行以來的典型案件。
在出事之前,李紹武任國信證券投行四部總經理,在2010年5月因為違規持有保薦項目的股份被國信證券除名,理由是有悖證券從業人員誠實守信的職業操守。
1998年進入國信證券的李紹武,在2000年獲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此后的2001年6月,其妻邱利穎主導的一家公司在深圳成立,并出資約70萬元獲得65萬股軸研科技(002046.SZ),2006年軸研科技上市,至在上市解禁時邱利穎所投部分市值超過800萬元,此后減持獲利了結。
此外,在2004年,邱利穎再次以11.3萬元獲得5萬股萊寶高科(002106.SZ),后者于2007年1月掛牌上市,以解禁時點計算,這部分股票價值為190萬元。
最近的一筆,是已經過會的四方達。邱利穎耗資約60萬元持股1.67%,但該公司因為“李紹武案”一直未能獲得上市批文。
在上述三個項目中,萊寶高科為國信證券保薦項目,其余兩個項目雖未與國信證券簽訂保薦協議,據媒體稱李紹武曾經跟蹤過。
即便只是國信證券保薦的萊寶高科,李紹武及其妻的行為也涉嫌違背了《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有媒體報道,在2009年,證監會嚴查PE腐敗,李紹武與邱離婚、投資公司關閉。但有律師認為李紹武亦難逃干系。
此外,按照《證券法》第43條規定,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和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從業人員、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參與股票交易的其他人員,在任期或者法定限期內,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也不得收受他人贈送的股票。
李紹武案目前還處于證監會調查階段,但李案只是投行涉嫌PE腐敗的冰山一角,其反映的是突擊入股、保代持股等違規現象的蔓延。
金巖石被越洋“追債”牽出的誠信危機
在這個歲末,輿論再次拷問國金證券(600109.SZ)前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的誠信。
12月4日,國金證券收到金巖石辭職申請,接受其辭去首席經濟學家職務。
這位被稱為“索羅斯的中國門徒”和“納斯達克市場的活字典”的經濟學家,一直以敢言著稱。在2007年初,上證指數處于3000點時,金巖石預測6000點不是夢,當年底達到這一點位時,他繼續看多中國股市,并表示在2008年有望達到8000點,而2008年的暴跌讓他最終不得不道歉。
2010年初,他表示,買入銀行股,在三年內可翻兩番。
而此次引爆他辭職的是一位華人老中醫的越洋“追債”。
11月末,一位從上海移居美國馬里蘭州的78歲老中醫向媒體爆料,金巖石于10年前在美期間,通過篡改授權資料等方式擅自投資,其錯誤投資產生了債務,之后雙方訴諸法律,這位老中醫贏了官司,但因為金巖石回國債務一直未得到償還。
當時金巖石正在南極旅途,他只是簡單表示不涉及債務一說,表示自己也有失誤。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從美國金融監管局的多份檔案顯示,金在美國從事金融證券行業期間,曾經有多起違反證券法規的案件,甚至被處以了24個月的特別監視的處罰,只是后來是否被執行就不得而知了。
這引發了業內對類似券商首席經濟學家這樣的證券從業人員如何進行監管的爭論,以及如何對具有境外從業經歷的人員進行審核等問題。
創新遠水難救近火
遭遇誠信危機的證券業,并沒有停止創新的步伐。
2010年1月8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國務院已經同意開展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試點和推出股指期貨品種。
這兩項均是促進券商改變單一盈利模式的創新。
3月19日,證監會批準中信證券、國泰君安等6家為首批試點的券商;6月8日,申銀萬國、東方證券和銀河證券等5家入圍試點名單;此后的11月25日,包含安信證券、中金公司等14家券商入圍。由此,參與融資融券試點的券商合計25家。
此外,4月16日,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正式上市交易,結束了A股市場只有單邊市的時代。
在這一年,兩項業務進展得可謂順風順水。
據證監會主席尚福林12月17日在《財經》年會上透露,截至11月底,股指期貨累積成交4128.42萬手,成交金額36.67萬億元;融資融券方面,11月底已經有25家證券公司試點,交易金額達到901.26億元。
不過,對于券商而言,這兩項業務尚起步,券商主要依靠的還是經紀業務。
在2010年上半年,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市場交易清淡,券商業“靠天吃飯”的盈利模式,導致業績下滑,成為跌幅最大的板塊之一。
而在各家券商獲批新設營業部的情況下,券商經紀業務的競爭近似“白刃戰”,在8月份甚至出現“零傭金”,這最后引發了監管層下發文件規范交易傭金。
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自強也曾表示,經紀業務是證券公司核心的業務,證券公司應該加快經紀業務的轉型,提高財富管理的能力。但顯然,這不是一條容易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