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后,跳舞跳累了的大摩終于選擇退出中金公司。
早報記者 忻尚倫
15年前大摩進駐中金時,大摩當時的CEO麥晉桁(John Mack)對其香港同事說:“你知道我們在做什么嗎?一旦我們簽下這份合約,我們就是在和一個800多磅的大象共舞!
15年后,跳舞跳累了的大摩終于選擇退出中金公司。
幾乎所有的金融業內人士都認為,大摩雖然在中金的投資上賺了很多錢,但并不是勝利者。隨著中金在投行業務上羽翼漸豐,對管理的話語權上也越發強硬。大摩在中金的話語權幾乎喪失殆盡。
根據最初簽訂的《經營技術轉讓合同》,中金成立后,大摩向其提供投資銀行、直接投資、司庫、外匯操作和其他技術與專門技術的轉讓與協助,并管理部分業務領域。在中金成立的最初6年里,前后擁有三位董事長王岐山、周小川和王雪冰;而更換的五任CEO,均為大摩委任。
但1998年,朱云來加入中金任CEO;2008年7月,李劍閣低調復出,任中金公司董事長。自此,中金的業務獨立性越發顯現。
中金非但沒能成為大摩在中國的業務平臺,而且還與其形成強勁競爭。可查的資料顯示,雙方的合作隨著2005年建行上市而終止。此后,中金操作的招商銀行H股IPO、工行A+H股IPO、中國電信H股IPO、中信銀行A+H股IPO等項目中,均未見大摩身影。
任職過大摩首席經濟學家的謝國忠曾說過:“大摩拿了生意、誤了戰機;中金獨立運作很成功,現在不比任何國際投行差。”
2007年12月,大摩和一家規模并不大的國內證券公司——華鑫證券簽訂了戰略入股協議。
但巧的是,就在2007年12月18日證監會發布新規,規定境外股東參股比例不得超過三分之一。由于大摩此時持有中金公司34.3%的股權,因此,此時的大摩已經必須在中金和華鑫之間作出抉擇。
2009年年底,處于金融危機中的大摩正式宣布啟動轉讓中金公司股權的程序。
今年11月29日——在大摩出售中金獲批后第三天,大摩宣布和華鑫證券聯手成立合資投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