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鐘文倩
暴跌37.16%——今年年初至8月17日,券商指數累計下挫幅度如斯,在眾多板塊指數中,位居倒數第二,僅僅排在石油天然氣指數(同期累計跌幅為37.92%)之前。券商股緣何風光難續?
機構投資者用腳投票
據記者調查,券商股股價之所以一落千丈,其直接原因在于機構投資者對其的態度與三年前已然發生了180度轉變。
“我們對這一板塊看得非常淡,雖然我們仍然持有一部分華泰證券的權益倉位,但這僅僅是配置的需要,而且是最低限的配置,額度非常少。”17日,一家中型產險公司投資管理中心總經理向上海證券報記者直言。
對此,一私募基金負責人亦表示完全贊同:“應該說,今年以來,券商板塊是所有板塊中最熊的,我們對此可謂避猶不及,更不會去建倉。我們比較靈活,不像基金或者保險機構那樣笨重,也沒有很多條條框框的限制。”
而國泰君安券商行業分析師梁靜則表示,由于今年以來市場總體上表現萎靡不振,而且預期亦較為悲觀,導致成交量大幅萎縮,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券商的業績要想有大的增長,顯然是奢望,因此股價落寞屬于正常。
價值重估的魔方
在民族證券券商行業分析師宋健看來,目前國內證券業業務正處于傳統業務和創新業務青黃不接的斷檔期。
“券商的客戶資源在2007年的大牛市已經被消耗殆盡了,能開戶的那時候都已經開了,現在只能是存量客戶在各券商間的再分配,而公司為此付出的代價則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費率。這對券商的業績無疑是一個重大沖擊。”前述私募負責人稱。
而上述保險公司投資管理中心總經理則透露,其所在西部某中心城市的券商營業部就有幾十家,最低的傭金費率已經出現了萬分之六的水平,“這無異于殺雞取卵”。
傳統業務倚靠無望下,券商無疑命懸自營和創新業務,而這也成為券商價值重估的魔方。
實際上,上市券商7月業績就是看自營臉色。根據各公司披露的信息,華泰證券、廣發證券、長江證券、國元證券、宏源證券凈利潤之所以出現環比增長,其原因就是自營盈利。
“但這只是得益于7月市場的大幅反彈而已,總體而言,券商自營做得并不好。”上述保險公司投資管理中心總經理說。
而對于創新業務的開展,宋健認為,內地券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據我了解,一般而言,歐美券商的創新業務對公司凈利潤的貢獻度在50%一線,而亞洲一些國家或地區這一數據在20%-30%,因此如果未來國內券商轉型能夠成功,那么創新業務對凈利潤的貢獻應該至少達到20%,而不是5%,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