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朱蔚淇
小QFII政策推動進程牽動著各路機構的神經。昨日(8月4日),香港媒體報道稱,已有超過10家在香港設有分支的中資金融機構積極申請部署,其中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及華泰金融表示,已向證監會申請小QFII額度,并研究如何利用額度推出產品,搶占人民幣零售基金市場。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相關券商,某高層人士表示,所謂‘已申請’的說法是‘不準確’的,現在小QFII的具體額度尚未確定。
高層人士:小QFII額度未確定
小QFII政策主要是指境外人民幣通過在港中資證券及基金公司投資A股市場。它不占用現有的QFII(合資格境外投資機構)額度,又可以為海外人民幣回流內地市場提供途徑。
市場消息稱,小QFII的審批門檻較傳統QFII寬松,對于本身規模不大、在香港市場沒有港股競爭優勢的中資金融機構來說,吸引境外人民幣資金回流A股市場無疑將帶動自身業務的迅速發展。
小QFII概念出現后,光大證券、中投證券、長江證券和銀河證券等多家中資金融機構近期紛紛向證監會遞交設立香港子公司的申請。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上述報道中的某大型中資券商香港分支機構,對方一位高層人士表示,“香港市場的中資金融機構對此事表現積極,或多或少都在準備。但是申請工作肯定要在具體法規出臺后才能進行,所謂‘已申請’的說法是‘不準確’的。現在還不能確定小QFII的具體額度,如果有些機構不符合要求,到時就不能申請。”
在法規尚未出臺的情況下,香港媒體如何得知上述3家機構已申請了小QFII額度?報道中闡述,“相關券商多不愿談申請方案,只表示一切仍待內地部門審批”。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不排除某些資質較好的大型機構早就在相關部門處“排隊”,一旦申請放行,他們將優先成為試點對象。根據此前市場傳言,首批試點機構將有5~6家,首批規模僅為100億元左右,國泰君安、申銀萬國及海通證券等券商均在積極爭取進入首批名單。
證監會密集赴港調研
據香港媒體昨日報道,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及華泰金融表示已向證監會申請小QFII額度。但按照上述人士的說法,小QFII的額度尚未確定,具體將由外匯管理局結合當年QFII額度來制定。
上月底還有報道稱,證監會邀請在港中資基金公司提交小QFII建議,商討就小QFII產品結構、風險管理及回報,建議須闡明銷售對象、風險承受度、監控管理及投資范圍。
對此,上述券商高層人士表示,證監會的各部門人員近來密集赴港調研,向各大型券商、基金公司等中資金融機構征詢意見,各方都盡力促成小QFII成行。當記者詢問,“政策制定工作是否將近尾聲?”該人士僅表示,具體規章的起草由相關部門負責,機構無法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政策推出,實施的速度將很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