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王硯丹
臨近7月下旬,證券公司中期業績披露逐漸進入高潮階段。昨日(7月19日),包括申銀萬國在內的數十家證券公司在銀行間市場公布了今年半年報。盡管昨日午后A股市場的券商板塊迎來了久違的全面上漲行情,但是總體來看,券商的上半年業績依然是憂多喜少,而自營業務的好壞則成為左右券商經營狀況的勝負手。
作為國內的老牌券商,申銀萬國在業內的影響力非同一般。不過,近期申銀萬國高管們多半有些郁悶。在上周三證監會公布的2010年度證券公司分類監管結果中,申銀萬國的評級由2009年的AA級,下降為A級;而在昨日披露的中期業績中,申銀萬國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滑近四成,自營業務則出現2億元巨額虧損。
報告顯示,今年1~6月,申銀萬國實現營業收入22.1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2.42%;凈利潤9.72億元,同比下滑39.14%。每股收益僅有0.14元,而去年同期則為0.24元。
自營業務成為拖累申銀萬國業績不佳的“罪魁禍首”。1~6月,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和投資收益分別為-1.95億元和-0.44億元,合計稅前虧損高達2.39億元。而去年上半年,公司自營業務實現利潤達到4.34億元。
申銀萬國在半年報中并未公布其持股明細,不過從凈資本計算表中可以看出,逆勢重倉權重股是公司自營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
6月底,申銀萬國所持有的股票市值高達18.03億元,其中有12.17億元都是指標股,在整個股票投資中占比高達67%。而今年上半年滬深300指數跌幅高達28.32%,高于同期上證指數26.82%的跌幅。
值得一提的是,從半年報中可以看出,由于公司主要營業部位于發達地區,在上半年的券商傭金大戰中,申銀萬國經紀業務同樣損失慘重。1~6月,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僅僅18.85億元,同比大降24.90%。
同步播報
A股成投資機構退出主渠道深圳創投上半年實現13起IPO
每經記者 肖芬 發自上海
在境外IPO市場普遍蕭條的背景下,國內A股市場一枝獨秀,成為今年上半年投資機構退出的主要渠道。
據國內股權投資信息咨詢機構ChinaVenture投中集團最新統計顯示,2010年上半年,國內共有212家企業通過境內外完成IPO,通過境內與境外上市的企業數量分別為172家和40家,占比為81.1%和18.9%,境內外融資規模分別為2119.74億元和288.77億元,占比為88%和1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上半年投資機構IPO退出金額及數量來看,高盛等美元基金在退出金額上居前;而中資機構在退出數量上占優,其中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以下簡稱深圳創投)今年上半年以13起IPO的數量排名第一。
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投資機構IPO退出數量的前十位中,深圳創投以境內10家、境外3家,合計13家企業上市的成績高居榜首,平均每兩周一起IPO的頻率也創下歷史紀錄;同創偉業和深圳力合創投均以4家企業上市位居次席。此外,高盛、中科招商、達晨創投各完成3家投資企業上市,復星、聯想投資、海富投資等11家機構完成2家投資企業上市。
盡管中資機構在退出數量上占據優勢,但退出金額上仍然是美元基金居前。從2010年上半年投資機構IPO來看,有80家具有VC/PE背景,其中高盛、深圳創投、GeneralAtlantic在上半年機構退出金額排名中位居前三,其持有的以發行價計算的企業限售股市值均已超過20億元。
在單筆退出金額方面,外資PE機構體現出通過大規模IPO實現高盈利的能力。其中,高盛通過投資的海普瑞報出148元的A股最高發行價,獲得66.6億元的單筆賬面最高回報;GeneralAtlantic通過投資中升控股,賽富基金通過投資雷士照明,也分別實現賬面回報20.37億元和12.45億元。
“上半年紅火的IPO市場為投資機構帶來了豐厚回報,這也預示在未來一段時間投資機構將加快投資及項目上市的步伐。”分析人士指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