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上交所國際板整體方案尚未確定,但各大投行已紛紛開始聯系港股上市公司,跑馬圈地,以便在第一時間內搶到國際板上市資源。記者從中金公司、國泰君安和華泰證券等獲悉,匯豐控股和中移動有望分別作為海外公司和紅籌公司的代表,成為國際板標本案例。
中金公司志在第一單
作為國內投行業務翹楚,中金公司對承銷國際板第一單可謂“胸有成竹”。兩會期間,中金公司董事長李劍閣就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中金公司已經與中移動就國際板上市事宜做過詳細討論,中金公司將與中移動結成長期合作伙伴,一旦國際板相關制度公布,中金公司肯定能成為中移動上國際板的運作方。同時,中金公司和中信證券也已獲任作為匯豐控的股東賬簿管理行,安排其在上交所國際板的上市事宜。也就是說,無論中移動或匯豐控股首上國際板,中金公司都有希望獲取第一單。
相對中金的先聲奪人,股份制券商也不甘人后。華泰證券副總裁張海波昨天也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為籌劃港股企業國際板上市,華泰證券投行部已經成立了一個10余人的工作組,直接聯系有意上國際板的港股上市公司。由于這些企業的信息披露和財務制度非常完備,一旦國際板上市規則確認,這些公司立即能進入輔導期。他還透露,華泰證券的客戶名錄中既有央企紅籌公司,也有民營企業。
由于證監會和上交所對于國際板表態均十分謹慎,大部分投行人士認為,匯豐控股和中移動有望分別作為海外公司和紅籌公司的代表,成為國際板標本案例。
民企回歸熱情高漲
事實上,一些民營企業的回歸熱情更為高漲。天虹紡織董事長洪天祝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該企業2004年在香港上市之后,雖然成功啟動了該公司的國際化戰略,融資后在越南等地開工設廠,但股價始終未能明確反映該公司價值。相對于A股紡織行業平均30倍的市盈率,該公司在業績增長33%的情況下,2009年市盈率只有6-7倍。因此,他希望國際板上市規則能盡快確認,以支持中小企業的海外發展戰略。畢竟,不少民營企業的業務重點兼顧國內國外,通過在香港上市完成國際化第一步后,兩地上市將進一步完善這些公司的股東結構。
國泰君安董事長祝幼一認為,雖然國際板不存在實質性的法律障礙,但目前的法律法規還遠不能完全匹配國際板。國際板上市的首發管理辦法還有待出臺,國際板的立法也應相應地像主板和創業板一樣制定發行上市管理辦法和上市規則,以及針對國際板的特征修訂相關的信息披露規范。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將大大提高開設國際板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