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明
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IPO重啟與創業板揭幕,券商的投行業務競爭暗流涌動,外資、老牌券商在排名中落敗。
根據WIND數據統計,中金、中信繼續毫無懸念地瓜分IPO保薦承銷收入的前二甲位置,分別獲得10.97億元、6.74億元的收入。
平安、國信、招商憑借對創業板項目的前期積累而緊隨中金、中信之后,3億元至4億元的區間門檻成為IPO保薦承銷的第二梯隊。值得一提的是,以銀河、申銀萬國、國泰君安等為代表的老牌券商以及瑞銀、高盛高華等外資則是紛紛衰退,國泰君安甚至是在IPO項目中顆粒未收。
未來的IPO保薦承銷項目中,國際板的推出將是眾多投行特別是中金、中信爭奪的新舞臺;而以深圳為據點輻射全國的平安、國信、招商甚至光大,將正式取代老牌券商,成為新的IPO中堅力量。
中金、中信領頭
去年7月,IPO在暫停9個月之后重啟。因此,實際保薦承銷項目的時間僅為半年。
不過,由于10月底創業板的全面加速啟動,創業板企業最終發行42家,占據了全年111個IPO項目的1/3多。雖然中金在創業板項目中未有斬獲,中信亦僅小試牛刀,但“以大為美”的投行項目中,中金依然以保薦承銷3家主板項目而再次成為承銷金額與收入的冠軍;中信則位居次席。
相比于2007年IPO上市潮,中金從占IPO承銷與保薦費總收入比重 的 24.57%下 降 到 2009年 的20.64%,中信證券則從16.66%下降到12.69%。
最近兩年,隨著主板大盤股上市資源越來越少,未來紅籌股回歸以及國際板中吸引的海外企業A股IPO將是大投行爭奪與施展拳腳的新舞臺,這也將直接決定2010年IPO的勢力格局。同時,大投行也開始進入中小項目的競爭。比如,中信證券依靠“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全面開花的思路,在拿下中國中冶主板上市后,還分別操作了兩個中小板、創業板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在賣方業務延展的同時,部分投行也開始采用買方業務與賣方業務打通的方式進一步獲得高額收益。
例如,在進行保薦承銷項目的同時,中信、海通等券商還借助作為保薦承銷機構的優勢,見機進行直投業務,參股欲上市企業。
其中,中信證券通過全資子公司金石投資突擊入股的方式,持有機器人320萬股,如今市值約2.3億元;持有神州泰岳210萬股,市值約2.5億元。兩者相加,中信證券借此直投市值浮盈約4億元。另外,海通證券通過全資子公司海通開元投資持有銀江股份150萬股,成本僅為750萬元,如今市值卻已超過4000萬元。
雖然這種突擊入股的方式尚存爭議,但未被禁止,因此成為券商新的利潤來源。
新老更替
與中金、中信收入比重下降形成對比的是,平安、國信、招商三家從2007年占IPO保薦承銷總收入比重的6.63%急劇攀升到如今的20%。
如今,在IPO承銷保薦市場上,已經形成了差異化競爭的態勢。平安、國信、招商在爭取大項目的同時,將更多精力專注于中小企業的上市,瞄準中小板和創業板。
2009年,平安、國信、招商保薦承銷項目分別有13家、13家、8家,實際募集資金的總金額分別為74.4億元、102.6億元、64.6億元,承銷與保薦費合計分別為3.82億元、3.66億元、3.13億元。由此可以看出,平安的傭金收益即定價能力明顯比國信、招商高。
不過,這些來自深圳的券商加上光大如今已是取代老牌券商銀河、國泰君安、申銀萬國,成為IPO保薦承銷中新的第二梯隊。隨著上市資源偏向于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業板未來將重點推進,平安、國信、招商等券商的項目資源將得到保證。
從最近三年的數據來看,老牌券商在IPO保薦承銷項目中逐漸衰落。
過去的一年,銀河證券僅保薦承銷了四川成渝的IPO。這一項目是2008年過會后遺留下來的項目。申銀萬國則僅僅拿下兩家創業板與一家中小板的IPO項目。國泰君安更是顆粒未收。
據記者了解,自2007年銀河證券投行負責人趙駒離職赴任瑞銀投行部董事總經理之后,許多投行員工被挖走,銀河的投行力量被嚴重削弱。
此前,在大盤股的IPO上,銀河一直是中金、中信的有力競爭者,但隨著銀河最近兩年高層陷入動蕩,在此項目的競爭力已是大為遜色。面對進入4年之久的股東匯金投資,由于成立僅7年左右,亦是難以在項目上形成強有力的支持。
與2007年、2008年在IPO承銷保薦費用排名第4、第3位相比,銀河在2009年迅速跌落到23位。
2009年9月,胡關金赴任銀河總裁之時,曾被寄予厚望,將重整銀河。但改革關頭,胡關金履職4個月即遞交辭呈,令銀河在投行業務的重整再次蒙上陰影。在未來國際板IPO的爭奪戰中,如果銀河未能抓住機會,要想再繼續重整旗鼓將更加困難。
申銀萬國的投行業務基本處于重整狀態,在2007年的IPO上市潮中未有斬獲,最近兩年依然在中小企業的保薦項目中徘徊。但國泰君安亦是下滑嚴重,2007年、2008年保薦的項目分別是一家、兩家,自從爆出范曉微被查之后,國泰君安的IPO項目幾乎停滯。
同時遭遇A股IPO滑鐵盧的還有外資投行,如瑞銀證券與高盛高華,從2007年的第3位、第6位,滑落至今年的第11位和第14位。這主要是源于,一貫以高端大項目見長的瑞銀、高盛高華,在中小板與創業板的上市潮中鮮有斬獲,主要的項目來源還是2008年遺留下來的招商證券IPO。
來源: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