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松山
傳統的投行業務主要包括證券發行的推薦、承銷,資產重組、股權并購及其他融資活動的財務顧問。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步發展,投行業務的范圍也不斷變化,資產證券化、資產管理、私募股權融資也納入了投行的范疇。隨著金融混業經營的日趨明朗,各家商業銀行紛紛加快進入投資銀行領域的步伐,業務增長讓人側目。商業銀行爭搶投行業務,讓證券公司倍感壓力重重。那么,證券公司新的發展空間又在哪里?
由于全球金融危機、股市大跌、監管部門對新股發行節奏的調控等原因,去年證券公司新股保薦和承銷業務驟減。據WIND資訊統計,2008年證券公司累計保薦、承銷A股IPO 81只,融資金額1451.31億元,保薦和承銷費29.49億元,而2007年這三項數據分別是136家、9743.34億元和148.54億元。
近幾年,商業銀行紛紛利用其與地方政府的良好關系以及資金優勢,與政府和企業簽訂財務顧問協議,收取高額的財務顧問費,財務顧問收入也成為商業銀行投行業務最主要的一部分。與此同時,證券公司的財務顧問仍局限于改制和重組上,去年因為資本市場低迷,財務顧問業務步履艱難。債券承銷是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隨著越來越多的銀行取得短融券和中期票據的承銷資格,商業銀行債券承銷發展速度驚人,證券公司已完全處于劣勢。
目前,IPO重啟,創業板越走越近,市場人士認為是證券公司翻身的大好機會。但按正常情況,2009年A股IPO融資額要達到2007年的水平幾乎是不可能的,證券公司新股保薦和承銷收入,取決于證券監管部門調控的節奏和規模,所以這塊業務收入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證券公司將翻身的機會全部寄托在IPO重啟和創業板是不現實的。
但隨著經濟逐漸復蘇和資本市場日趨活躍,上市公司重組、并購行為將逐步增加。盡管商業銀行2008年財務顧問收入驚人,但這并不是其真實能力的表現。據了解,部分商業銀行為了改變利息收入獨大的局面,提高中間業務收入比例,與貸款企業達成默契,將應收利息切出一部分,列入財務顧問收入。商業銀行最大的優勢是資金,突出的短板是缺乏優秀投行專業人才。因此,證券公司若能充分利用其在并購、重組上的人才和經驗優勢,大力拓展財務顧問業務;進行必要的創新,鞏固企業債、公司債承銷的優勢,才有望逐步扭轉劣勢。
在本次世界金融風暴中,華爾街五大投行機構受到極大的沖擊。在我國,銀行業在金融業中的強勢地位也進一步得到鞏固。盡管中國的證券公司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不大,但事實也證明,具有銀行背景的證券公司日子過得相對輕松,如中銀國際、中信證券等。隨著金融混業經營的日趨明朗,各家金融機構獲取金融業全牌照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我國一些金融控股公司,如中信集團、平安集團、招商集團已具備混業經營的條件。工行、建行為了謀取證券牌照,已向財政部報送了收購華融資產和參股信達資產的方案。證券公司務必正視目前的狀況,一些實力較弱的證券公司應做好被商業銀行收購的準備。今后,一旦政策許可,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對證券公司的收購、參股將日趨頻繁;而實力稍弱的商業銀行,尤其是地方性銀行,也會想方設法與證券公司展開合作,或是相互持股,或是資源共享,共同開展投行業務,這其實也是證券公司的機會之一。
(作者單位:中國證監會福建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