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域
金融危機之下,與外資投行裁員一樣,中資券商降薪已司空見慣,但降薪并非一概而論,中資券商不同等級的員工,面臨的寒冬也不一樣。
業內人士介紹,中資券商投行部門通行的薪酬“金字塔”大致分為普通員工、準保薦代表人和保薦代表人三級。
中國證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1月底,通過保薦代表人考試的人數已增至2230人,完成注冊的保薦代表人共1130人。這表明,目前市場上的準保薦代表人高達1100名。
這1100名準保薦代表人在本次降薪潮中受到最大傷害。深圳兩家大型券商的準保薦代表人士預計,2009年他們的年收入縮水幅度將達2/3。而保薦代表人與普通員工的薪酬變化則不太明顯。
各上市公司于交易所發布的關于換保薦代表人的公告顯示,截至2月11日,2009年僅上市公司披露的就有21名保薦代表人跳槽。相反,多家券商投行人士透露,準保薦代表人目前并未出現大規模的跳槽。
于是,“保薦代表人—小幅調薪—頻頻跳動”與“準保薦代表人—大幅調薪—基本不動”的怪圈出現了。
“需求剛性的不同,導致了不同等級的薪酬調整。”招商證券一位投行部人士說:“降薪不裁員,只會加大保薦代表人的流動性。”
剛性影響下的薪酬
投行部的普通員工、準保薦代表人和保薦代表人的薪酬體系區別很大。
一位投行人士介紹,普通員工月收入[工資+獎金(不含年終獎月折算)]約在5000元,調整空間有限,在本次降薪潮中幾乎未出現變動。
2008年12月起實施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規定,獲得保薦代表人資格須過兩關:通過考試和完成注冊。完成注冊的條件之一,是在最近一年內擔任過一個境內外已完成證券發行項目的項目協辦人。
眼下IPO的暫停使得準保完成注冊的周期拉長,潛在供給完全轉化為實際供給需要一定的時間。
保薦代表人儲量不足,中小券商出于保牌目的會高價招攬保薦代表人——這一剛性需求也制約著保薦代表人薪酬的大幅下降。而準保薦代表人,由于需求剛性相對較弱,所以年收入縮水幅度較大。
“但這部分人并不會輕易流動。”上述一位準保薦代表人分析說。
其一,目前有大量的準保薦代表人需通過注冊之后才能轉為保代,現在市場爭奪有限的資源完成注冊比較困難,如果在公司已有簽字的項目,則不會輕易離職。
其二,大量準保薦代表人的出現,使該群體的議價能力減弱。
其三,根據勞動合同,對于準保薦代表人,公司會在年初給出薪酬(譬如津貼等費用)承諾。按2009年的市場,一切準保薦代表人獲得的薪酬承諾出現大幅調整,主要就是較往年承諾的相關費用減少。
另一位準保薦代表人感慨, 2007年項目承銷火爆時部分券商給出的超過50萬底薪的“好日子”短期內再難重現。
招聘潮暗涌
盡管如此,一些普通的投行人員依舊表示,今年將會積極準備參加資格考試。
東莞證券一位投行人士說:“眼下我的收入遠不如準保薦代表人和保薦代表人。即使兩三年內沒有項目承銷,一旦成功通過考試并且協辦推介項目上市,按照平均數來看也遠遠超過目前的收入。”
上述一位準保薦代表人也透露,目前市場上已有很多小券商開始明碼標價招聘準保。
上海的一家獵頭公司的人士也透露,中原證券已開出的準保薦代表人待遇,除卻工資和獎金之外,將會給出每月1.5萬的額外津貼。
未來創業板的推出也潛藏著對保薦代表人的更大需求。如果降薪引發公司準保薦代表人及保薦代表人大量流失,創業板推出后,券商將不得不以更高的價格招募新的保薦代表人,可能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