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時間表和試點公司
融資融券業務為何遲遲難以推進?到底有哪些因素拖累其發展?如果該項業務正式啟動,哪些券商可能成為首批試點?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注意到,多數券商分析師都將融資融券難成真的背后“黑手”指向了海外金融危機——正是因為杠桿化程度過高,才導致了華爾街次貸危機的發生。
但在南方基金副總經理王宏遠看來,中國是目前全球主要資本市場中唯一需要增加杠桿化的市場。他向《華夏時報》記者強調,資本市場合理的杠桿水平應是2倍或3倍,而中國只有0.5倍。
實際上,對于融資融券業務可能帶來的風險,業界并非毫無研究。
西南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解學成即向記者表示,融資融券初期,融資規模一定要大于融券規模,且首批試點券商必須符合手頭現金充足這一條件。
“我個人相信證監會在業務啟動后將實施窗口指導,更多地鼓勵試點券商向機構借出資金,讓機構在市場買入股票,做多的比例一定比沽空的為多。”解學成認為,融資融券由試點到普及,將會經歷一段長時間。
不過,證監會的謹慎可能會過于限制這項新業務的發展。
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王軍清認為,融資融券試點啟動,其可操作性會很低。因為證監會明確要求試點券商只能利用自有資金和自有證券,這對于供求雙方而言都會面臨很大限制,同時對客戶方面的要求也會很高,客戶必須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因此,從股票市場資金擴容看,融資融券作用不大。
在國海證券分析師廖慶看來,融資融券業務時間表將于3月份左右正式推出。他還對可能進行試點的證券公司進行了預測。
根據《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規定,試點券商應是創新類公司,最近6個月凈資本均在12億元以上。“這樣來看,創新類券商中,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和申銀萬國這5家凈資產最大的券商,最有可能成為首批能夠從事融資融券業務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