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1月上旬,郭明和那位信托公司的朋友確認,他買到的價格是37元錢,比增發價格多了1.12元。“這個價格還算是便宜的,中間沒有經過很多手。”按照后來10送10的方案,郭明的成本是18.5元。而11月21日,海通證券報收58.21元,其中郭明有39.71元的獲利。
彼時,海通證券憑借前期的借殼上市概念,正處于眾多機構和游資的熱炒中。各大券商投行的2008年宏觀經濟和股票策略報告也幾乎一邊倒地看多2008股市,銀行、地產、基建等板塊均是建議的超配品種。
風云驟變,2008年中國股市一瀉千里,A股市場最大跌幅一度超過70%,市值被蒸發掉22萬億元。海通證券隨同其他券商股一路下跌,最低時已跌破9元。11月20日,郭明實際持有的海通證券第二日便可以流通的時候,市場價格已是13.31元,少于郭明的成本價5元多。11月21日、24日、25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海通證券一開盤便被打至跌停,郭明們連忍痛割肉的機會都沒有。
資本暗戰
郭明們只是海通證券定向增發圈中最外圍的族群。實際上,海通證券之所以選擇此八家機構而非彼八家機構,其中的水或許更深。
事實上,在海通證券定向增發的消息未公布時,一場資本暗戰就已經開始了。
去年在海通證券增發尚未得到證監會核準之時,就有傳聞稱有“中介”公司在外賣海證券的股票。
“這樣的機構也來找過我。可是我的渠道要比他們的價格低。”郭明說。這樣的中介機構像影子一樣在準圈內人士中間或隱或現,有時候這個機構甚至就是參與增發的公司本身。
根據《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非公開發行認購邀請書發送對象的名單除應當包含董事會決議公告后已經提交認購意向書的投資者、公司前20名股東外,還應當包含符合《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規定條件的至少20家基金公司、20家證券公司和5家保險公司。
但在海通證券最終增發的名單中,反倒是資產管理公司占據了最多的比重,一家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以及上市公司也沒有入圍,這在A股上市公司的增發中非常少見。
公開的解釋是,按照海通證券公告的發行上限,平均要求每家機構拿出26億元的資金,參與增發競價的買方機構中,能拿出如此大額現金的并不是很多。
“我們內部人講,定向增發是要門當戶對的。”一位接近海通證券核心層的人士對理財周報記者說。只是,“門當戶對”這個詞在現實中可以有多種解釋。
海通證券一開始確定的發行低價為13.15元,經過增發競價之后,最終定在35.88元,以上人士稱“這樣的價格并不是偶然的。”
“最終能贏得增發的公司有三種:第一種是資金實力絕對強勁的,第二種是同高層有利益輸送的,第三種就是準備好了下家的。”以上人士的說法印證了郭明們存在的背景。
正是有了郭明們的存在,這類公司可以毫不畏懼地競價到底。對他們而言,只不過是充當了二道販子的角色。作為名義上的持有人和海通證券“門當戶對”,轉手就賣給了郭明們。幾乎是一樁無本萬利的生意。如果其中涉及到利益輸送,更是一舉多得。
只是,如今充當埋單者的郭明們目前只能打破了牙齒往自己肚里吞。
理財周報記者問,“你們可以反悔嗎?或者可以告這些公司嗎?”郭明連連搖頭。“當然不會。”他解釋道,首先他和這些公司簽訂了合同,合同的細節不去講,錢拿出去了就很難硬要回來。其次,“以往他們幫我們賺的錢要比這次虧的要多很多。”海通證券只是其中一單。
“我們已經和公司約好,超過成本價才拋。”郭明說。郭明投入海通的是自己的錢,而有的參與者本身也是“二道販子”。“有些人用的不是自己的錢,其中還有私募基金。”郭明說,“迫于壓力,他們不得不不計成本地砸盤。”
    新浪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