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交易所龍籌股占一半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19:03 《投資有道》雜志
文/左勤程 設計/趙蘭珍 2007年12月可稱得上是全球交易所在中國的“聚會月”。納斯達克與紐交所北京代表處先后開業,新加坡交易所則以新交所執行副總裁兼上市部主任黃良穎為領隊開始在中國的巡回推介。 優勢多多 1999年12月,新加坡交易所(SGX)合并新加坡證券交易所(1973年成立)和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1984年成立)后正式成立。2000年11月,新交所成為上市公司,當前市值100億美元。 “截至2007年10月底,新交所740家上市公司中有37%為外國公司;2007年1月到10月底已經有46家外國企業實現上市。”黃良穎以一串數字表示新交所的優秀成績以及對外國公司的吸引力。這740家公司共為新交所帶來5684億美元的市值,其中具有良好估值與流動性的全球重要的基金管理中心,也是黃良穎力圖強調的新交所優勢之一。“我們的基金總額達8910億新元(6112.26億美元),公積金可投資額也有1220億新元(836.92億美元)。”黃良穎表示,“特別是我們有亞洲第二大房地產信托基金市場。”在這19個信托計劃和1個房地產基金中,有11個信托都是泛亞地區跨境交易的資產。據黃良穎介紹,新加坡房地產信托在過去4年多時間里增長超過10倍,總市值超過198億美元。 在新交所上市的公司中,以制造業、房地產、交通運輸倉儲業、金融業這些行業的企業居多,占據70%以上的份額。黃良穎特別提及新加坡船運海事行業,“這個行業可具體分為三類,即造船廠、船運、海事,中國的中遠投資和揚子江造船都是其中不錯的公司。” 上市后的創新服務也是各個交易所吸引企業的個性化內容之一。“新交所有全球第一項由交易所發起的上市公司的研究計劃,目前已經有200多家公司參與進來。”黃良穎介紹道。特別值得提及的是,新交所每年定期舉辦的上市公司治理研討會,6次會議中的3次在新加坡召開,其余3次會議的地點則選在中國,充分顯示新交所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 外國企業的融資平臺 中國是新交所全球戰略中的重要市場之一。迄今,已經有超過130家中國企業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占外國上市公司總數近一半,形成頗具特色與活力的“龍籌股”板塊。截至2007年10月,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國企業中,來自廣東的企業最多,有26家;其次是江蘇企業,22家;山東、福建分別為21家和13家。不過,迄今為止,“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國企業全部是民營企業。” 2007年7月和8月,新交所在吸引中國企業上市方面收獲不小。先后有安琪食品(CAFL,3633萬新元)、萬香國際(WXIL,2668萬新元)、永鑫國際(YXIL,1570萬新元)、多維科技(DHIL,1980萬新元)、宏誠控股(HHIL,2200萬美元)、圣馬控股(SHIL,2550萬新元)在新交所上市。而第一家中國企業中遠投資(新加坡)有限公司在新交所上市已是1979年的事情了,現在該公司的市值達134.26億新元(92億美元),也是中國上市企業中市值最大的企業。 回顧近20年新交所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變化,黃良穎總結了幾點,一是企業的分布越來越廣,來自20多個省或地區的中國企業都在新交所上市;二是規模也越來越大,2007年4月18日,揚子江造船控股有限公司首發融資9.43億新元(6.47億美元),是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國企業中首發融資規模最大的;三是制造業越發占據大比例,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國公司制造業占71%;四是在新交所上市的外國公司中,中國企業的換手率最高。 黃良穎表示,“每個交易所都有自己優秀的企業代表。”他舉例中國的揚子江,是新交所第一只全球發售的中國IPO,最初市值30多億新元,現在已達到60多億新加坡元(41.16億美元);股價表現也不錯,成為2007年新交所五大上升新股之一。 外國企業大部分是以新加坡做為融資平臺,很多外國企業在新加坡本地沒有任何業務運營。對此,黃良穎幽默地笑了,“新加坡地方并不是很大,我們也沒辦法啊。” 不過,據報道,到目前為止已經約有30000家國際企業在新加坡開展業務,其中有2500多家來自于中國。第一家在新交所上市的中遠投資,正是中遠集團在新加坡的子公司,以航運、船舶修理和海事工程、航運相關產業為主營業務。此外,寶鋼、中鋼、五礦集團、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等金屬與石油化工企業也在新加坡建立了基地。 新加坡已獲得批準在北京開設代表處,黃良穎表示2008年第一季度有望實現開業。 凱利板為成長企業提供機會 創業市場的火熱、中小企業成長的需要,使“融資”、“上市”成為人們日常的談資。倫敦證券交易所的AIM、香港創業板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融資渠道,日本、韓國創業板也悄然進軍亞洲他國市場,新交所自然也加入競爭,分享企業的成長利益,新交所于2007年11月26日正式推出凱利板(Catalist)。 凱利板面向處于成長階段、盈利規模較小的企業。凱利板也采用倫敦AIM的保薦人制度,企業能否上市以及上市后監管均由保薦人直接決定。 凱利板上市公司還需要滿足一些基本條件:公司總資本的15%須由公眾持有;董事會需設置至少兩名獨立董事,其中一名常駐新加坡;發行人在6個月內不得出售股權,戰略投資者的限售期為1年等。 新交所主板上市審批流程只需8~12周,時間并不長;但凱利板上市的程序更快,只需5~6周即可。在凱利板的首次上市費用不高,最低為3萬新加坡元(2.06萬美元)、最高為10萬新加坡元(6.86萬美元)。讓“成長性較好的中小公司在快速上市過程中受益”,黃良穎強調,他希望將凱利板發展成為“快速成長公司在亞洲首選的融資平臺”。 來中國一行,新交所表現出對高成長性的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濃厚興趣,天津濱海新區、北京中關村、西安高新區都是推介的重點區域。不過,“新交所的凱利板是面向全球的成長型企業。”黃良穎同時強調,“我們的目標是將凱利板打造成一個為本地和國際成長型公司設立的上市平臺。”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