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全球股市震蕩中上升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 14:08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經濟如此不景氣,為什么股市還會上升?那是流動性在作怪。各國央行的政策周期已經由加息轉為減息,太多的資金在追求越來越少的可投資資產。本次次貸危機摧殘了固定收益市場三分天下中的“兩分”,只剩下政府債市場仍正常交易,這勢必將大量資金擠向股票市場,推動2008年股市在震蕩中上升。 證券市場周刊(作者:陶東) 藥劑量加倍,未必能夠讓病人的康復時間減半,而且隨時可能觸發并發癥。對于醫生來講,這是常識。對于央行高官,今年很可能犯這個常識性錯誤。 2008年世界經濟的一大焦點是美國掙扎于衰退的邊緣。為了拯救經濟,為了大選,為了自身的榮譽,美聯儲可能超乎尋常地減息、放水。盡管美、日、歐經濟預計出現1991年以來的首次同步放緩,筆者預言全球股市會在震蕩中上升。 股市今年出現大震蕩,相信算不上什么聳人聽聞的預言。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正在逐步演變成信貸危機。銀行之間互相不信任,資金拆借市場屢屢出現斷流。由于需要大量撇賬,銀行資金受損,信貸速度急降。而且歐洲銀行在次貸危機中所受內傷,一點不比美國同行少,信貸危機同樣在歐洲一觸即發。 近年拉動美國經濟熱氣球的有四根繩索:房地產熱、信貸擴張、高就業和低通脹。目前三根繩索已經斷裂,剩下的高就業繩索最近也嘎嘎作響。 次貸危機,房地產調整,隨時可以為市場制造新的震蕩和恐慌,而美國經濟步入衰退則是一片更大的陰霾。美元弱勢,也可能為脆弱的市場情緒,增添更大的壓力。 既然經濟如此不景氣,為什么股市還會上升?那是流動性在作怪。太多的資金在追求越來越少的可投資資產。 2005年起,各國央行先后進入政策性緊縮周期,利率紛紛上揚,資金被抽離,金融政策制定者開始著手解決流動性泛濫問題。經過兩年的努力,歐洲、美國、澳大利亞的貨幣環境進入中性,美國接近中性區,日本、中國也在向這個方向前進。然而,突如其來的次貸危機以及隨后的市場動蕩,打亂了央行的部署。歐洲、日本停止了加息。美國、英國、加拿大更轉向減息。全球加息周期戛然而止,對于流動性泛濫的聯手治理半途而廢,央行們轉而爭先恐后地向市場注入新的流動性。同時,通貨膨脹出現全球性的同步上揚,實際利率進一步下降,資金成本越來越低。 資產供應則變得越來越少,固定收益產品大約有69萬億美元的投資產品,股票市場大約有50萬億美元的投資產品。次貸危機摧殘了固定收益市場三分天下中的“兩分”——結構產品垮了,公司債交易停了,只剩下政府債市場仍在正常交易。即便是政府債,價格之高、收益之低,也到了離譜的地步。 債券市場交易的萎縮,以及債市價格與風險的背離,勢必將資金擠向股票市場。全球股市2008年動態PE為13.5倍(MSCI Aall Countries WORLD),估值不算太貴。多數上市公司現金充足,負債率較歷史平均水平普遍低許多。尤其重要的是,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盈利相當清晰(金融機構除外),與固定收益市場的一筆糊涂賬形成鮮明對照。債券市場以及固定衍生工具市場,由于需求的突然消失,爆發流動性危機,許多與美國房地產毫無關系的固定收益產品也無法交易,連公正的資產定價、估值也難以得出。相信苦無出路的資金會追逐股票資產。 有趣的是,股票市場在次貸危機爆發后,也有幾次下跌,但累積跌幅并不大。股票市場的調整與債券市場、資金市場的調整幅度差距頗大,有時甚至呈背馳狀態。這種差異一部分是基于兩個市場對美國經濟/利率的不同解讀和預測。同時也可能是基于股市對危機的最終消解持更樂觀的態度。股市投資者似乎相信主權財富基金會充當白馬王子,通過注資拯救危難中的銀行、投資銀行。因此,次貸危機未必導致全方位的信貸危機,全球經濟放緩最終有驚無險。 在股票市場中,投資者對美國充滿戒心,歐、日的經濟放慢也不利于當地的股市。于是新興國家,尤其是有內需故事的新興市場,成為市場資金的追捧對象。新興市場一向給人以高風險的印象,可是在這輪次貸危機中卻成為資本的避險天堂。 2008年的全球股市,充滿不確定性,但是大動蕩中又可能孕育著大機會。筆者預言,股市在震蕩中上升。 (作者為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經濟師,本文為個人觀點,并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訂《證券市場周刊》分享高端投資智慧 郵局訂閱:8折 即392元 發行部訂閱:7折 即343元聯系電話:85650313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