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再遭喪才痛 金融挖角戰起狼煙中國勝算幾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4日 00:53 北京現代商報 | |||||||||||||||||||||||||||||||||
全球銀行業“挖角大戰”狼煙又起,近日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再次下手,繼挖走銀行家賈米勒.阿赫拉斯(Jameel Akhrass)后,此次又挖走資深歐洲投資銀行家艾德里安·米(Adrian Mee)。 隨著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外資投行也開始轉戰中國。今年以來,各大外資投行中國區高管頻頻“走馬換將”,先是花旗、摩根互換將領,后又有瑞銀挖角巴
為了爭奪廣闊的中國市場,中、外資銀行間也打起人才大戰。為了引進優秀的國際人才,“搶先起跑”的中資商業銀行常常不惜血本挖角外資銀行。 中外資對壘“挖角”大戰 去年浦發銀行挖角恒生銀行,令恒生銀行痛失一員高管。今年3月,原匯豐銀行(香港)信貸風險總監董樂明也跳槽到了中國銀行。 但令人憂慮的是,中資銀行“輸血”速度似乎趕不上“失血”速度。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早在1999年,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就有4.13萬人辭職,其中絕大多數流向外資金融機構。這種窘境一直未得到緩解,例如中國銀行近三年來,有超過半數的優秀人才被外資機構挖走。近半年來,外資銀行更是將“目標”從過去的管理層擴大到了業務骨干。更為不妙的是,中國金融企業人才流失的現象,并不僅僅限于銀行業,信托、基金、保險等金融領域同樣在大規模“失血”。再過半年多,中國將向世界全面開放金融領域,屆時中資銀行是否有能力應對外資虎視眈眈的目光,還是一個謎。 人才流失誰之過? 中資銀行優秀人才為何頻頻投洋?有專業人士認為,中資銀行長久以來存留的體制問題、優秀人才追求個人發展、市場緊缺優秀金融人才這三大因素構成了中資銀行人才頻頻流失的誘因。 目前,我國中資銀行尚未建立起高效有序的人才管理體制和合理的薪酬保障體系。不論是工資分配制度、崗位配置機制、晉升機制還是績效考核機制等許多方面都有待改進。市場經濟要求企業必須出臺相應的激勵機制和以能定崗的職位晉升機制,并提供充分的職業培訓機會。顯然在這些方面,中資銀行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與中資銀行相比,外資機構能夠為人才提供多方面的優厚條件。在中資企業,一個業務骨干月薪往往不過幾千元,而外資機構提供的月薪動輒二三萬。除薪酬水平外,豐富的培訓機會、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以及跨國際的專業眼光成為金融人才選擇外資機構的理由。在他們看來,拓寬自己的國際視野是提高自身素質,增強日后競爭力中最為關鍵的一步,而這些至少在目前階段,顯然只能由外資金融機構提供。 洋高管未必玩轉中國“政策” 眾所周知,中國企業引入“洋高管”可以節省巨大的培養成本,但特殊的中國國情和跨文化操作的阻礙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削減“輸洋血”的預期收益。畢竟,再優秀的外來人才要真正熟悉中國市場總是要花時間的。 另外,在積極“輸血”的同時,中資機構是否也應該及時補漏,完善自身人才管理機制,盡最大可能減少人才“失血”。優秀人才的頻繁換崗不僅對各個金融企業構成損失,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不斷適應新環境也對人才自身造成了一定損耗。 更何況,目前中國尚處在體制轉軌時期,在制度和政策層面上還有許多的不確定性,要想對其做到充分把握和有效運用,需要長時間的磨合。簡單地說,就是洋高管未必玩得轉中國“政策”。 金融業部分高管職位變動一覽
商報實習記者 潘穎/文 趙振超/制表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