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崩盤探秘:自身存三漏洞 操盤手數六陷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3日 17:59 21世紀經濟報道 | ||||||||
記者陳挺 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油”)在新加坡石油衍生品市場中的交易虧損5.5億美元(約45億人民幣)的真相,也許會不久將大白于天下,也許會永遠成謎。
內部人的游戲 針對中航油崩盤的原因,多位接近中航油的新加坡、香港地區以及國內的期貨操盤手,詳細地分析了中航油崩盤的整個演變過程中的諸多疑點,而中航油的問題可能就存在于這些環節上面。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中航油可以用石油衍生品做套期保值——因為航空煤油沒有金融衍生品交易品種,所以一般是用同類中相關性比較好的石油衍生產品替代。 但是,新加坡目前并沒有石油期貨交易所(即場內交易市場)。1989年新加坡曾經推出過高硫燃料油期貨交易品種,然而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個品種宣布夭折。“殺手”是普氏公司的紙貨市場,“武器”有二:無保證金和交易費用。中航油是新加坡普氏石油紙貨市場上的大交易商。 不久前,普氏亞太區主任編輯Mr.Dave Ernsberger接受本報記者的采訪時介紹,普氏公司并不是一家交易商,而是一個信息服務商——賣消息的。 當用戶購買普氏的信息后,利用普氏公司開設的電子窗口,進行相互交易,并將價格最終匯集到普氏公司,對外宣布,從而指導現貨市場的定價。 所以,新加坡成品油市場的基準價是由標準普爾提供的,稱為普氏PLATT‘S價格。亞太區普氏價格是以每天下午5時到5時30分之間新加坡普氏成品油公開交易窗口上的交易記錄為最主要的評估依據,進行相關計算后,在每天晚上8點對外公布。 這種場外交易因為采取的是信用交易模式,所以是一個“內部人的游戲”——不夠相當的實力、信用和資歷,企業是無法參與其中。 “這樣,那些大的公司,如BP和殼牌等,誰還愿意給新加坡政府的交易所里交保證金?”上述人士戲言,“所以,新加坡的石油期貨交易所只好關張了。” 但事情往往具有兩面性,在交易模式極度方便和優越的背后,也醞釀了更大的投機機會和風險。 六大陷阱 普氏紙貨的這種“內部人游戲”,極易給內部人操縱市場價格的機會。 “幾家大的國際油商可以通過操控某一時段的交易來操控亞洲成品油價格。” “如果其中有人正好與大市看反,賣出期權。那他就慘了。這個市場一直就特‘黑’。幾個交易商在交易快結束的時候,用一二萬桶,也就幾張合約,進行互相對敲,從而拉高整體價格。”一位人士介紹。 中國就一直飽受其中之苦——2003年,中國燃料油的進口量達到2300萬噸左右,但定價權一直在新加坡這幾個大交易商手上。 第二個可以被利用的地方就在于普氏成品油紙貨的無保證金交易方式。 從這次中航油提供給新加坡當地法院的文件中,可以看到多家債權銀行提供給中航油是無擔保的信用額度——這實際上就促成了中航油的透支性交易——其實,這些債權人就是中航油在新加坡紙貨市場上的對家。 但這種無保證金制度,在一定的環境下會無意間縱容交易者去鋌而走險。 如中航油在2003年下半年只有200萬桶的交易合約,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交易規模。但到今年10月,中航油的持倉量達到5200萬桶,交易量為允許范圍的三倍。 “中航油的對家肯定知道中航油的資產和負債情況,也知道這其中的游戲規則,但仍然給他信用,跟他做。很難說是善意行為了。”這位新加坡的操盤手介紹,“這個無保證金制度并不總是有彈性的,這次就是對家不給機會了。” 第三個陷阱是與期貨市場上和成千上萬、相互不認識的對手進行交易不一樣,在普氏成品油紙貨市場,是一對一的場外交易模式。 炒家要交易時,必須找到對家。這些對家們相互間是了解且熟悉的,容易被人摸清底細并被算計。但不管對家如何做局。炒家要是在早期虧損的時候就退場認輸,事情就不會擴大。 中航油事件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中航油持倉時間過長,把自己暴露給了對方;另一方面,陳久霖好賭的性格也被對家所熟悉。在今年3月接受媒體采訪時,陳久霖就坦言自己“好賭”,“我經常會以某種‘賭’的精神,致力于公司的發展。” 如何擴大戰果,對家的第四步是如何防止炒家中途退場。 這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硬的策略:炒家想平倉,但我不賣給你。“對不起,我現在看漲,憑什么要賣給你?”如果無法找到賣方,就無法向期貨一樣進行反向鎖倉(據外電消息,截至12月9日,中航油至少尚有35份合約的風險無法對沖)。 一種是軟的策略,如果炒家真的退場,對家就會要求炒家全額交款。原來可以“隨時可以改”的策略,現在不行了。 “如果你現在離場,虧損就會很難看。但你現在要是沒有錢,我們還可以放著讓你繼續做。但只能按原來方向加碼。反正總有一天你會對的。”在這種僥幸心理下,炒家一般就會繼續堅持下去。 與此同時配合使用的還有一招是——內部人配合。 在剛開始發生虧損的時候,讓內部人不斷進行添油加醋游說,利用炒家怕“踏空”和僥幸心理,激發出炒家的賭性來不斷增加籌碼。 這時候,隨著投機的加大,炒家往往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孤注一擲地大量添加持倉量,尤其是在海外的國有企業。 收買內部操盤手的價格,按地下經濟的潛規則可以高達差價總金額的10%。如果是5.5億美元,大約為5500萬美金。而一般是給主要的幾個操盤手就行。如此大的代價是因為這些交易員擁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決定和誰交易。 這其中,還有關鍵的一步是如何撇開內部人的干系,讓司法機關無法查出證據,而且還不用負道德責任。 這個時候,對家會在適當的時候,直接通過電話與炒家聯系,大概在口頭上達成一個初步的許可。然后,炒家內部的操盤手就迅速跟上,向主管者尋求授權而主管者在短期內沒有別的選擇下一般就會答應。經過授權,一切責任就跟操盤手沒有關系了。 一位曾經做過新加坡紙貨操盤手的人士介紹,“這次請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來做調查,并且新加坡的司法機關以刑事偵查的方式介入,主要是想查他們是不是有‘老鼠倉’和內線交易。如果有的話,那就爆出金融黑幕了。如果查不出來,也就不了了之。” 但一切都要等司法機關的最終調查結果。 中航油三大漏洞 那么,具體到中航油這次被人“打爆”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中航油的管理存在漏洞——中航油持倉情況暴露給對家的時間過長。 西方國家的很多大型公司是實行留錢不留盤:逐日進市、每天一清,并且上報財務數據。“這樣,交易員只能做日內或小波段交易,也就出不了多大的事,其對應的財務報表,也實現了最及時、最真實的更新。” 但中航油做的是長線盤,這等于把自己的想法全部暴露給了投機者,而且是等著人來“圍殲”。 “國外公司也有做長線盤,但他們有的為了分散風險而把短線積聚成長線。”一位曾任某大型國企石油交易風險管理總監的人士介紹,“但中國人做長線盤太多,就意味著把風險擴大了。這個風險不僅是中航油,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化,都是這樣。” 同時,中航油崩盤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高管層失控。 中航油釀成這么大的虧損,之前總部竟然一點都搞不清。而陳久霖到后期就已經成為一個社交性的明星了。“很多時候,他只能通過電話遙控——也就不會有太多的精力去顧及到很細的東西。可有時候就是一些很細的東西逐步釀成大的風險。”上述新加坡操盤手介紹。 同時,從宏觀來講,中航油集團還缺少一個獨立的制衡部門,如風險管理室。 “你前臺愛怎么做就怎么做。這樣哪怕你做到1000億都沒有關系。但當交易超過一定規模后,總部可以在后臺秘密地進行反方向操作給你對沖了。在瞬間萬變的市場交易中,事事請示,是不太適合的。但總公司又不能失控,所以要建立起風險管理室。中航油集團肯定是沒有一套管理體系的。”這位前石油交易風險管理總監感言道。都是重組惹的禍?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中航油真的有“內鬼”的話,可能緣起今年年初開始的中航油集團重組工作,引發了內部的“離心”危機。 兩年前開始的中石化、中石油對中航油的改組工作,于今年年初開始明朗,尤其是在今年7月份,在國資委的主導下,中航油集團改制的關鍵問題——相關的股比開始明確。 “這會不會有離心的作用,現在還不敢完全確定。但肯定會對其中的既得利益者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一位石油圈內的人士介紹。 在此之前,中航油曾有成為“中國第四石油巨頭”的夢想,但中航油的夢想在政策面上似乎一直就不被看好。 國資委層面的思路是推行“行業數一數二、強者愈強、上下游一體化”的策略。 今年11月8日,在國資委主導下,中航油集團以全部資產作價與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簽約,重組中航油集團。“實質上就是改組中航油集團。” 所以中航油一干老將見大勢已去,如果還有外部人故意做局,內部人就很容易中招。 國際炒家的設計是一旦逼倉成功,中國政府肯定會救火。45億元人民幣對于中航油及其控股母公司——中航油集團來講,幾乎是傾其所有。但對于兩家擁有超過1.2萬億收入的中石油和中石化集團來講,是“九牛一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