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蔡宗琦
“下午得知我們項目組的客戶將被抽查,傍晚我就去買了好幾注彩票,結果一注都沒中。”在獲悉IPO在審企業財務自查報告抽查的第一批選定企業名單時,北京一家投行的工作人員只得坦然面對。他自嘲說:“那天同行給我發來的‘恭喜’短信比過年時還多。”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對于自己的客戶被抽中,他如是點評:客戶質地好,又是國有企業,從自查開始時,投行和客戶都覺得被抽中的概率很低。“大家當時都認為,抽查會集中針對規模小、業績容易變臉的公司。”然而,3月底坊間傳聞抽查企業名單將通過“搖號”方式抽取,總公司也證實了這一信息。于是,他匆忙跳上開往客戶所在省份的火車。“直到名單出來時,我還有些恍惚,這次‘搖號’確實是動真格的。”
清明假期,這位投行人士沒敢休息,扛著客戶的抱怨,與團隊的同事把所有的自查材料都梳理了一遍。“越看越緊張,不少細節和程序上存在瑕疵。”在清明節后上班的第一天,他和同事們分頭出門補充材料。“之前過于自信,總覺得抽不中,加上自查期間實在太忙,很多細節沒有做到位,客戶很不滿意。”
自查報告早已封稿,他仍有些擔憂,按照此前證監會列出的十余條核查重點逐一核對報告。他預計,抽查將與此前自查一樣,重點關注利潤虛構、關聯方等導致財務信息披露失真、粉飾業績或財務造假的情況。
他透露,此輪抽查的操作流程是:監管部門和地方監管局首先將材料封存在國家會計學院,由監管機構、派出機構以及滬深交易所等抽調的核查人員在此閉門核查文件約10天左右;其后,核查人員到擬上市公司,約談中高層、上下游人員并進行現場檢查,這將花10天左右時間,最終出具意見。“雖然只是抽查報告的結論,但出了問題的公司基本也就被判了死刑,順利過關的公司則有望借助拿到的最終報告闖關IPO。”
這一緊湊的程序對所有被抽中的公司均是一大挑戰。“這意味著留給公司準備的時間只有十多天。”由于每個核查組需要負責兩家上市公司,他預計全部抽查工作將于5月中上旬結束。
這一次,沒有投行和擬上市公司敢走過場。有自稱“中槍”的擬上市公司人士透露,除重新確認自查報告沒有疏漏外,目前全公司如臨大敵,投行已全面入駐公司,這幾天準備分頭召集全部中層干部進行上市培訓以應對現場檢查。他頗為悲觀地表示,由于中層業務骨干此前都沒有插手上市事宜,突擊培訓恐怕難以應付復雜的現場檢查。更頭痛的是與上下游公司溝通,尤其是自己的一些主要客戶,一旦出現蛛絲馬跡的偏差就會功虧一簣,“這樣的感受,可能旁人沒法體會。”
對于“中槍”后的命運,不少當事人都愿意往樂觀的方向去想。“我們對那些有信心的客戶說:沒什么好擔心的,抽中不是‘中槍’而是‘中彩’,沒準能早點上市。”前述投行人士樂觀地表示,由于對自己手里的公司質地有信心,抽查焉知非福?“如此嚴格地抽查后,證監會對這家公司了解得一清二楚,發審委肯定會參考抽查的最終意見,未來反饋和過會時能省很多事情。說不定不僅不會耽誤流程,還能先人一步,早點上市。”
對于擬上市公司而言,熬過抽查關就迎來了上市曙光,但對于投行人士而言,“大考”遠未結束。此前監管層明確表示,余下107家申請中止審查的企業必須在5月31日前上交自查報告,不論這些企業是否終止審查,最終監管層均將在其中抽取10家進行現場檢查,這意味第二輪抽查的“中簽率”遠遠高于第一輪。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