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監管層共收到社會各界有關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2000多件
證券時報記者 黃兆隆
昨日,在2012年第一次保代培訓會上,相關監管部門人士透露,針對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目前共收到社會各界通過各種方式提交的意見2000多件。
此外,監管部門人士指出,近期《關于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發布后,市場誤判今后“新股發行市盈率不得超過行業平均市盈率25%”,實際上,并不存在所謂的“25%紅線”。
會上監管部門人士同時表示,首發(IPO)管理辦法、公司債試點辦法和再融資辦法的修訂工作目前已啟動;今后投行保薦業務工作重點應以信息披露為核心,淡化對擬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判斷,保代要加強對公司治理能力的關注。
三個辦法正修訂中
本輪新股發行改革征求意見稿提出,“招股說明書正式披露后,根據詢價結果確定的發行價格市盈率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的,發行人需在詢價結果確定的兩日內刊登公告,披露詢價對象報價情況。”
上述內容被市場誤讀為“新股發行市盈率不能高出行業平均市盈率25%”。對此,相關監管部門人士在此次保代培訓會上重申,這種理解并不準確,征求意見稿中的條款設定并不是“天花板”的概念,只是希望與現有上市公司市盈率相比偏高的發行人披露更多的信息,將更充分的信息提供給投資人,防止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可能出現的定價不準確。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監管部門人士還在本次保代培訓會上透露,監管部門正在落實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改革措施,將對新股IPO管理辦法進行修訂。此外,公司債試點辦法和再融資辦法也已啟動修改,同樣也是強化市場化改革方向,淡化行政管制。
“《保薦業務內部控制指引》去年征求意見后,將結合保薦辦法修改,把相關內容吸納進來。”相關監管部門人士表示。在談到保薦制度時,相關監管部門人士還表示,投行業內人士不能僅僅把注意力集中在雙人雙簽的規定上,更要關注加強保薦機構內控機制的條款設定。
另外,監管部門就投行保代的未來工作重點強調了兩點要求:以信息披露為核心,淡化盈利能力判斷。發審部門今后將從持續盈利能力、募投項目可行性審核向信息披露的真實完整性審核進行轉變;擬上市公司存在周期性波動的,應尊重行業發展客觀規律。
加強業務沿革披露
在本次保代培訓會上,相關監管部門人士還提出,相較國外,目前國內上市公司歷史沿革披露太繁瑣。股權的歷史沿革對投資者并不十分重要,投資者更關心當前股權是否清晰穩定、實際控制人是誰等,對業務歷史沿革信息的需求也很強烈。
“上市公司應加強對業務沿革的披露,制作招股書時應把業務怎么發展梳理清楚,例如涉及轉型、轉行、收購別人、自己從無到有發展等情況。”相關監管部門人士表示。
對于關聯方披露,監管部門指出,關聯方認定不同準則有不同標準,應按照公司法的定義,有可能導致公司利益轉移關系的就可以認定為關聯方。因此,有些情況即便按照某些規則不屬于關聯方,但也應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將其披露出來。
在IPO財務問題上,監管部門則強調以信息披露為中心,提高IPO財務信息質量,提高透明度,約束各市場參與主體行為,加強相關事務所審計過程監管,加強對粉飾業績、操縱利潤行為的監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