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規模上“四大”或仍有優勢
楊倩雯
作為會計師事務所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IPO業務一直是各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兵家必爭之地”。而中國的會計師事務所行業中,以安永華明、德勤華永、畢馬威華振以及普華永道中天所組成的“四大”中外合作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規模往往傲視群雄。
但在證監會日前公布的目前在審的515家上市申報企業基本情況中,《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記者注意到,在這些企業所選擇的會計師事務所中,“四大”出現的數量遠遠落后于大型國內會計師事務所。
IPO業務項目數“四大”完敗
在這515家滬深兩市上市申報企業所選擇的IPO會計師事務所中,立信、天健、天健正信、信永中和及中瑞岳華這五家國內大所分列業務數量的前五,總計213家企業選擇了這五家會計師事務所,占到了全部數量的四成以上。其中,立信會計師事務所以68單業務名列榜首,天健會計師事務所以53家緊隨其后。反觀“四大”,其業務總和共計29單,只在全部企業中占5.6%。其中“四大”中業務單數最大的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總計有12單業務,位列業務數量第13,而最少的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僅占2單。
在此次披露的創業板220家申報企業中,差距則更為明顯。業務數量最大的依然是立信和天健,它們各有29單及23單業務,而安永華明是“四大”中創業板業務數量最多的一家,但其業務數量僅有2單,其中更是不見普華永道中天及畢馬威華振的身影。
國內所緣何受青睞?
為何擬上市企業在IPO業務中傾向于國內所而非大名鼎鼎的“四大”?在這批名單中某個選擇國內大所承接其IPO業務的集團公司財務總監告訴本報記者:“在我感覺,國內所在專業性、人力資源方面與‘四大’的差距并不大,還能在長期合作的基礎上為我們提供經營、管理建議,而‘四大’在IPO業務中進駐企業工作的時間其實并不算很長,難以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提供建議,收費卻比國內所高,因此對于我們來說,國內所的性價比更高。”
而在業務數量上,排名靠前的某國內所執行總裁對記者表示,出現“四大”IPO業務數量遠小于國內所的原因之一是國內所在專業性、境內上市規則和企業情況熟悉程度等方面并不比“四大”差,但在當地環境、與當地有關部門的關系方面國內所甚至可能比“四大”更勝一籌。而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因為眾多大型企業已完成上市,當時這些大型企業選擇“四大”的概率偏高,而目前申請上市的這些企業中一大部分是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其中相當部分是民營企業,深市的中小板及創業板更是如此,對于這些規模較小、工作量較大的企業“四大”可能興趣不大。
融資規模“四大”仍占優
雖然從數量來看“四大”的業務少得可憐,但是在更重要的“質”——融資規模上,“四大”較許多國內所而言依然占據優勢。
上述執行總裁對記者表示,“四大”承接了許多大型企業的IPO業務,這些大型企業往往單獨一個的融資規模就能抵數家,甚至是數十家中小型企業的融資規模,在他看到的一份統計數據中顯示,“四大”承接的業務數量雖只有幾十家,但融資規模卻有六七成,而在相同時期國內所縱使承接了上百單業務,但融資規模總額較“四大”仍有一定差距。
而從本批申報企業預披露的發行股數來看,“四大”所承接的業務融資規模確實可能比許多國內所承接的業務高出一截。在“四大”的業務中,由安永華明擔任IPO審計業務的喬丹體育(微博)股份有限公司此次申報的發行股數為1.125億股,同樣由安永華明擔任IPO審計業務的宏昌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發行股數則為1億股。而國內所的業務中,由于許多申報企業在深交所上市,因此發行股數普遍較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