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新華保險公布了A股IPO的發行區間23元-28元/股,這意味著其在A股市場募得約44億元的資金。加上H股融資規模,募集資金規模將高達160億元。如果此次A股上市成功,新華保險繼人壽、平安、太保之后的成為第四家上市保險公司。
“50.94倍市盈率誰定的”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新華保險銀行保險渠道的保費收入大幅下降近兩成,銀行渠道占總保費的比例也從2010年的67.3%降至今年上半年的60.7%。
面對新華人壽與已上市的三大保險公司的業務規模、市場占有率上的差距,福建泉州一投資者在微博中不禁寫下這樣的感慨:“新華保險28元/股,市盈率50.94,中國平安(微博)市盈率15.2 ,中國太保17.7,中國人壽23.43,不知市盈率50.94是誰定的,定了這么高……”
一直以來,高市盈率的上市公司都會有自己“貴”的理由,但是無論從新華人壽的公司基本面,或是行業排名,市場卻無法找出新華保險市盈率比上述三家大型保險企業“貴”在何種優勢上。
對于高市盈率這個話題上,華泰證券曾在研究報告中評價說,“由于我國目前發行制度有一定不足,因此新股發行存在一定包裝現象,目前新股發行對發行方較為有利,且普遍存在發行市盈率偏高的問題,因此新股上市對二級市場買入者存在一定的挑戰。”
而今年以來,受境內外資本市場波動的影響,A股保險股跌幅明顯,目前保險股的市盈率均維持在15到20之間,那么新華保險以50.94的高發行市盈率“力壓”A股三大龍頭保險股,上市后是否能在二級市場上站穩“腳跟”,將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上市前夜緊急填補“黑洞”
按照中國保監會不低于100%的最低償付能力充足率的要求,新華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按道理應該在100%以上。然而實際情況顯示,2008年至2010年這三年中,新華保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一直徘徊在40%以下,竟不足保監會最低標準的一半。
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第38條的規定,對償付能力不足的保險公司,中國保監會可采取下列一項或者多項監管措施:責令增加資本金或者限制向股東分紅;限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水平和在職消費水平;限制商業廣告;限制增設分支機構、限制業務范圍、責令停止開展新業務、責令轉讓保險業務或者責令辦理分出業務;責令拍賣資產或者限制固定資產購置;限制資金運用渠道等。另外,該規定還補充稱,對于不符合規定的保險公司,中國保監會可以添加必要的其他監管措施。
實際上,為了達到保監會的最低償債標準,推進上市融資順利進行,新華保險在2010年向股東增發股份14億股,募集資金140億元,使得公司的償付能力獲得較大提升。
減值準備仍余11億元
不過,上述140億元的巨額資金并沒有成功填補“黑洞”,新華保險償付能力充足率很快又降了下來。截至2011年9月30日,公司未經審計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86.58%,仍然低于保監會要求的最低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此,公司在招股書解釋說:“由于2011年第三季度以來國內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整體表現低迷,導致公司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債權型及股權型投資的市價出現下降,且公司承保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從而導致償付能力再度不足。”
新華人壽成立于1996年9月。1996年至2006年,在關國亮掌舵新華保險期間,其擅自挪用資金違規投資,進行體外循環,而這部分資金黑洞短時間恐難填補,目前新華人壽仍然存在的減值準備余額約為11億元。
與此同時,新華保險負面新聞及官司也從未消停過。2010年,原公司總裁孫兵起訴公司,要求公司每月支付超過9萬元的“天價養老金”;2011年10月,新華保險驚現233萬存款協議詐騙案,涉案的北京分公司營業部經理被捕;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到保監會和各地保監局罰單29張。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搜狐理財頻道“保險投訴綠色通道”數據顯示,壽險公司中新華保險成為投訴最多的保險公司,占了投訴總數的四成,其中涉及的產品有銀保分紅險、吉慶有余A、紅雙喜新C型、福如東海A款、成長陽光少兒兩全保險等。
記者 尹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