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備受股民詬病的新股海量發行或已走到盡頭,本周僅有4只新股發行,與之前每周動輒七八只相比,本周不論從新股發行數量還是計劃募集資金規模來看,都創下今年以來的“地量”水平。事實上,整個7月份僅有20只新股發行,其累計首發股數和募資總額雙雙創下IPO重啟以來的地量水平。
7月新股發行量創新低
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初IPO發行延續了去年末的火熱場面,1月份的融資額和發行新股數量均處于歷史較高水平。不過,隨著破發潮的洶涌而至,一級市場發行出現明顯變化。從2月份開始,新股發行數量逐漸減少,到7月份新股發行數量僅有20只(加上下周即將發行的6只新股),首發股數僅有5.52億股,全月累計募集資金88.34億元,分別較1月份的數據下降了54.6%和79.5%,即使較6月份發行低量環比依舊減少了近四成。7月份全月首發股份數量和募資總額雙雙創下了2009年6月IPO重啟以來的新低水平。
“往常每月都會有一些主板個股參與首發,而7月份卻沒有一只,全是一些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這是7月份新股發行量創IPO重啟以來新低的一個主要原因。此外,7月份前兩周個股的首發價較低,上周雖然有些恢復,但是總體價格仍較低,這是7月份募集資金量較低的另一個原因。”廣州證券策略分析師趙巧敏對此如是評價。數據顯示,7月份發行的新股股本均在8000萬股以下,平均發行價在21.67元,其中發行價最低的只有8元,10元左右就有三只。
雖然7月首發股數和募資總額雙雙創下新低,但是隨著市場“打新”熱情近日開始重新高漲,首發估值水平也迅速回升。截至目前,7月新股的首發市盈率已經從6月份的低點27.73倍迅速回升至34.29倍,但該水平仍處于最近兩年的較低水平。
未來新股發行節奏或現微調
近日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曾公開表示,今后IPO可在獲得批文后6個月內由“承銷商和發行人就發行日程和發行窗口的選擇做更加靈活的安排”。以往一般新股發行人取得核準批文后即行刊登招股文件,啟動發行,已上市公司再融資日程安排則更加靈活。業內人士認為,新股發行窗口放開是新股發行市場化改革的又一重要舉措,未來新股發行節奏有望出現微調。
“此次發行窗口的放開,會對新股發行節奏造成一定的影響。發行人和承銷商可以根據市場情況來選擇何時發行股票。在二級市場好的時候,詢價機構的定價也較高,這有利于發行人募集到更多的資金。因此,行情好時新股發行會較多。”趙巧敏認為,不過這樣也會給二級市場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
申銀萬國研究員林瑾也認為,“目前市場整體環境低迷已經有一段時期了,對于大多數過會項目來說,還是會遵循盡快發行原則。但從目前已過會未發行項目情況看,已經出現了等待更好發行時機的過會企業。”
新股發行節奏一直是影響二級市場的重要因素,有投資者擔心多家新股上市會對資金面造成一定的“抽血”效應,進而影響二級市場的表現。對此,趙巧敏認為,“從今年發行的新股來看,每月募集的資金大多在一兩百億元左右,數量較小,對股市存量資金的影響不大。”
記者 陳慧